#知识精深营# #5月第2.2次作业第2组江不凡

如何幽默地反击别人的话?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612400#answer-12506881

R:

片段一:

你问:「如何幽默地反击别人的话?」

我想,在考虑「怎么样」之前还应该考虑一下「该不该」。「该不该幽默地反击别人的话」涉及到两个问题:

一、你在这个场合里有没有使用幽默的权力?

二、你能不能承担幽默反击的后果?

片段二:

如果你想幽默地回应,不如想想能不能这样,让对方拳拳打进棉花里。其实这和「不回应」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让自己变成一堆棉花。

有人可以变成能够反弹的棉花;有人只想成为不会受伤的棉花。

如果你不想变成棉花,请千万记住,你的幽默反击可能只是一次不愉快记忆的开始,远非结束。还是那句老生常谈:

也许,我们的人生中,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我们去做。

一、分析信息

前(前车可鉴):

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

直接点题,开门见山的指出如何幽默地反击别人说话。每个人平时与人交流中,都会遇到产生争执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会想到反击别人,但是又不想把事情闹大,让自己的反击的方式显得婉转、高级一点,幽默无疑是一种好的方式。

因(相因相生):

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

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作者针对幽默反击提出了两个假设:

1、你在这个场合里有没有使用幽默的权力?

2、你能不能承担幽默反击的后果?

通过宋飞、杜汶泽、齐达内三个人的例子来证明,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担幽默反击之后的结果,从而得出最后的结论:反击只是开始,远非结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你。

个人认为幽默属于一种高级反击,充满了智慧,但是有时候需要你表现的强硬,这个时候,幽默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强硬的回击更能变现你的立场。

后(以观后效):

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谨言慎行,让自己的为人处世变得更睿智,不要去想怎么反击,而是多考虑值不值得。

果(自食其果):

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不这么做,会让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与别人的争执与反击中,反而耽误了做自己事情的时间。


二、整理信息

适(适得其反):

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的实例?

什么沉默的都是假的,该表示自己立场的时候就要表达!!!隔壁宿舍每天下午练习横笛,严重影响你的学习和睡眠,这个时候就要给他一个明确的信号:这样做不对!而不是用幽默的方式与他打马虎眼。

用(使用条件):

要这样做,得具体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采取“不回应”的方式反击别人,条件是对方不值得你反击,或者反击的代价过大。

当对方严重侵犯你利益的时候,这种方式就不管用了,要采取法律等手段进行反击。

边(变敲边鼓):

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乍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

类似的信息:沉默是金。一些精英阶层或者政客,更喜欢幽默的反击,自身有一种优越感,通过幽默的形式表现出来。

界(楚界汉河):

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真正的区别在于反击的力度,你是选择沉默、还是幽默,或是强烈。交界在于挑选好对象,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反击方式。

I:

幽默的反击,也是反击。

当你准备用幽默反击别人的时候,你更多要考虑的是该不该反击别人,这里包含两点:你是否具备反击的条件以及你是否能承担反击的后果。

如果不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个人还是倾向于「不回应」,没必要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无所谓的人上,因为你的人生还有诗和远方。

A1:

以前读书的时候,我就经常被室友和同学黑,我一句话也不说,干自己的事,久而久之没人黑我了,觉得做一些反击没意思,浪费口水和影响心情。

A2:

当你想「反击」的时候,显然是有胜负心的。所以你必须考虑,你能不能承担不能胜的结果。

有些时候,我也不能。所以,相对于「幽默反击」,我很多时候宁愿做另外两件事:避无礼的人,做更好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