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印象最深刻的是,熙琄老师说的隐喻:“家庭就像一个实验室,实验往往是不会一次性成功的,需要反反复复的努力和尝试。”(这也是源于她先生的物理学家工作的灵感)而且她还说:“孩子也是家庭的小小科学家,跟我们大人一样也在进行探索。”所以,他们的每一次错误,都是在探索怎样可以让我们做得更好。之前也有听老师说,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探险家。如果把两个隐喻结合起来 ,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到个人、家庭都在不断地用心用力,不断地在生活中创新创造。
下午的访谈中,体会到熙琄老师访谈特别的细腻,特别地自然,特别的贴近,也很清晰。因为有一些叙事对话的经验,我会较多地关注老师是如何进行访谈的,观察老师所用的技术,老师提问的意图,也在心里暗自思忖,如果是我自己来问的话,我要往哪个方向去探访?然后,我也更多地发现,个体访谈和家庭访谈好像没有绝对的界限。老师跟某一个成员谈话的时候,用到很多叙事的技术,待到故事丰厚,有撑着后,就自然地转到家庭的另一个成员,一方面进行见证和支持,增加彼此的理解和了解,另一方面继续个人探访。比如,“当你听到刚刚和XX的对话后,此时此刻,你的感受如何?”“你对他会有多一些怎样的理解?这样的理解对于你看自己会有什么帮助?”等等。
今天的案例可能和通常的有冲突的家庭关系还不一样,这个家庭案例中,他们都有共同期待和行动方向。这个案例中,共同的期待是在儿子那里,所以老师也在儿子那里用时特别多,也有很多生涯探索的对话。我也会好奇,如果是有特别冲突的一个关系,又要如何去做,需要如何调和、安住,会不会难度更大一些?
另外,在今天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熙琄老师将人类学家庭访谈讲解得更加深入透彻。就会想到,如果这种访谈运用到家庭之外的其他场景,可能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如在跟学生、社团、班级,以及跟学校内外的各种团体,或许都可以去灵活的应用,去产生有创意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