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之于社会:单一之于复式
读第44条《给复式教学的学校教师的建议》 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因为阅读苏霍的这篇文章,勾起了我的小学记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现在的年轻教师是很难理解单班教学和复式教学的。不瞒各位,我就是一个亲历者。我小学一年级经历的就是复式教学,我和俺村三年级的、五年级的学长在本村同一间教室里学习的,并且只有一位叫李淑云的女老师同时任教的。等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情况稍有好转,我就转到邻村的一所小学专上单班了,来自三个自然村凑成的一个二年级班级,48个人,从二年级一直上到五年级,先是一个叫王希芝的女老师教,三、四年级是一个叫李书贤的男老师教的。
一年级的复式教学是很有意思的,李老师也没有办公室,就在教室前方讲台一侧有一张办公桌,一直和学生守在一起,一般是先给我们一年级讲课,像是读书写字、加减算术等,等我们演练时,李老师再给三年级学生讲自然常识或政治,等三年级练习的空档,就给五年级的讲语文或数学,然后再循环到一年级。就这样,一个教师一天都头,一年到头,就这样周而复始地教学,一刻不得空闲,还得是语文、数学、自然、画画、唱歌、运动、勤工俭学等样样都教,教师的辛苦付出要比现在大得多。
二年级到五年级是一个村小一个班级的同龄人的单班教学,情况好了一些,因为学习比较专注了。但还是一个教师把所有学科全部承担了,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叫人敬佩。等我们这拨共有8人考上掖县第二十三中的时候,也算是李老师的极大功德,在当地执教能力得到广泛宣扬,李老师一直到退休多年也念念不忘这个伟大成绩。
应该说,那时国家教育条件不好,先是把一个村上小学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办成复式班教学,后把几个村的同龄学生汇集到某村办成单班教学,一个村里派一个公办教师同时任教所有的班级和所有的学科。大一些的村里学生多,派的教师也多,规模就大一些,如果各年级的都有,那么村小就叫做完小了。现在小学都是完小了,规格再高一点,则是叫做中心小学了,教师也分科而教了,条件好了很多。
我虽庆幸小学学业还好,但我印象更深的是一些综合性活动。一年级我学会了唱国歌、看地图、跳远,还有勤工俭学的养兔子,教室外就有一个兔子窝,我们是要打草喂养的,特别是上课时,兔子也在教室里窜来窜去,我们偶尔爬到桌子下面还可和它玩耍一番。二年级参加集体舞蹈《打花棍》;三年级我学会了画画、练毛笔字,还有种蓖麻、收蓖麻,到收购站卖钱补贴校费,学校就一个班其实也是班费,那时校校还种葵花,好似没有经济价值,因为它是向日葵,所以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四年级过六一节,我还在全公社汇演中演过课本剧《东郭先生和狼》;五年级我觉得画线段、看阴影解数学题特有意思,还一直给同学们讲,也算是锻炼了思维表达能力吧。
收回儿时的思绪,再从师者为教的角度来看苏霍的建议。相对而言,这篇文章是比较简单的,苏霍的建议就是教师要有正确的思想状态和怎样去把工作做好。
苏霍对教师说,“如果你在这种学校里工作,那么你将花费很大的努力,在自己周围创造和常年地维持一种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气氛。”否则,就是教师没有尽到责任,那么教师和学校就会走下坡路。我回想我的小学生活,我是佩服我小学的三位教师的,他们未必有即使有也不一定能系统表达的教学思想,但他们确实一直在创造和维持一个班级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才使我学会了观察动植物、参加劳动、参加表演,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让我感到学习并不乏味,并且一是信心百倍。教师创造的这种精神生活,我在今天把它称作是“精神信仰”。变着花样地教好“一班即一校”的学生,就是他们的教学信仰。
至于具体怎样做, 苏霍接着对教师建议道,“在那最偏僻的、远离城镇的边远角落里,是可以点燃起文化、思想和创造精神的火花的,——不过这一切都只能取决于你。” 苏霍提出了“向大型图书馆借阅图书、购买儿童文学名著、预定教学影片和幻灯片、与城区学校保持联系、带领学生参加旅行”等建议。应该说,受当时条件所限,我的小学里这些活动我几乎没有经历过,但我听过三位老师讲过革命故事、助人为乐的故事、明辨是非的故事,我还听过《岳飞传》和《杨家将》,看过日本的《排球女将》,让我知道了精忠报国和爱拼才会赢的道理。当时的条件,教师也只能做到这些了。他们的人格特点对我也是迁移默化的教育,像是李淑云老师的严厉,王希芝老师的幽默,李书贤老师的博学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小学教师还是很敬佩很感激的。
复式教学现在虽然早已经不存在了,但其对孩子综合实践活动的锻炼是值得肯定的。把尺度范围放的再大一些,我想学校之于社会,相当于“单一之于复式”。学校是单一的,社会是复杂的;知识是单纯的,实践是综合的。知识的积累不是智慧,知识是解决实践问题的工具。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还是从苏霍的建议中能发现一些可以借鉴的思想。
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苏霍在多篇文章中一直说明读书的重要性,这次他说,“使读书成为学生的精神文明的发源地”,越是条件不好的学校,引导学生读书是弥补不足的最好手段。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我们先倡导学生读纸质书,可以增加思维深度;我们也要倡导学生读电子书,可以拓展思维广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学生增长智慧的最基本手段。
二是教师要与名师多交流。苏霍对小学校教师的建议是要到城市学校看一看,“应当亲眼看一看,每一位深入思考的、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所向往和努力追求的成果。你在评定自己的学生的学业成绩(知识、技能、书面作业)时,应当向这些教师取得的成果看齐” 。确实如此,我们每年组织校内课堂教学评价,观摩市级优质课公开课,外出名校观摩学习,就是要观察优秀教师的教学优点,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提升自身的教学认识。有人说,“与大师交流是一种精神享受”,我认为,精神享受即为个人收获,说明我们的认识也提高了。
三是教师要带领学生研学旅行。苏霍建议,教师应当带领自己的学生出去旅行,看看城市生活,感受文化艺术,感受自然风光,丰富学生的认识阅历。这点和苏霍带领学生到野外写作写生的道理是一致的,只不过这次远行的范围大了一些。这是苏霍的一个新建议,与当前我们国家提出的“游学研学”的拓展性学习是有“同工”之处的。“研学旅行”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离开教室和学校的到社会和大自然去探究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利用知识工具去解决应用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一路旅行,一路研学,围绕主题性问题进行拓展学习,把旅行由“看风景”变成了“找原因”,把旅行的“感性认识”变成了“理性解读”,加深了对人文和自然的深度理解。有人针对“研学旅行”提出了“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的口号,话虽有些夸张,但用意是不错的。道理其实就是书本“死知识”和实践“活知识”的关系问题。
学生之于教师,相当于个体之于综合,因此苏霍说,“你能讲述的事情越多,你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和手段的宝库就越丰富” 。学校之于社会,相当于单一之于复式,我发现,多读书和研学旅行是衔接两者的有效方式。因为读书是间接经验,研学是直接体验,相互结合最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真正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