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好不容易能看完一本书[捂脸]里面许多内容和萨提亚的观点很像,读完很舒服。
书中关于情绪一章谈到“凡是抗拒的,总是会持续的”。这让我联想到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心理学家和他的朋友在聊天,突然心理学家的孩子哭哭啼啼跑过来,原来是摔了一跤,心理学家立马把孩子抱在怀中安抚他,孩子哭了一会儿就继续玩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的朋友诧异的说道,如果是我碰到这种情况,我会立马告诉孩子“没关系的,不要哭,我们要坚强。” 不知道大家读到这儿会支持哪个家长,我一开始觉得两个家长的策略都是可取的,直到心理学家的朋友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的父亲小时候就是这样教育我的,但直到最近我才发现,当面对挫折时,我总是告诉自己没关系的,要坚强,然后选择性的转移回避这种挫折感,导致我越来越害怕经历挫折。”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情绪不论好坏都是不可以抗拒的,否则它会在人生中重复的上演。正确的做法是直面它,全身心的接纳它,这样当它再次出现时,你才不会恐惧它。
这又让我联想到了上瑜伽课时,老师会告诉你,去接纳你的痛感,不要抗拒,只有这样你才会觉得其实也没有那么痛,当身体真正被连结时,你才能观照到你自己。
在课堂中,我经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我打他是因为他先打我”孩子在发生矛盾时会生气,会愤怒,这些情绪换一个角度看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否则总是被别人欺负的人是根本无法繁衍下来的。但问题出在哪儿呢,就像弗洛伊德说的那样“冰山上的行为可能是错误的,但冰山下的需求大多数都是美好的”,打人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但不代表需要被人尊重或者说产生愤怒的情绪是错误的。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告诉他你生气是正常的,你想自卫也是正常的,但你用打人的方式来发泄你的愤怒是错误的。或许你可以等待一分钟,让情绪冷静下来,到那时候你再决定,时候要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