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风景美如画,每年都有散落各地的同学发朋友圈怀念母校。但是毕业近六年,留在这个城市的我,只回过母校两三次。读研的时候,我压力很大。我妈整天在我面前絮叨我那些没考研去做生意的表哥表姐赚了多少多少钱,我为了不花家里一分钱,也为了自己争口气,读研期间,拼命出去兼职。所以三年下来,我待在学校的时间并不多。
仔细想想,其实母校也有让我念念不忘的东西。春天的处处繁花,夏天时的绿树成荫,秋天一树金黄的银杏树,幽幽的桂花香,还有冬天躲在图书馆靠着暖气片读书时的安心和舒适。不过,最令我难忘还是二食堂的熏鱼面。
二食堂的熏鱼面名声在外,第一次去吃就是闻名而去。大学食堂的暗黑料理不少,真正让人心动的美味不多。当我终于排队打到一碗熏鱼面的时候,看着它的样子,多少有点失望。简简单单的汤底加普普通通的面条,再盖上一片熏鱼。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我喝了一口汤,是能接受的微甜,汤底很鲜很有滋味。面条偏软烂一些,吃到嘴里很香。最大的亮点是熏鱼。好像是油炸之后的鱼块,但是上面又裹了一层酸溜溜辣乎乎的酱,吃起来都是大块大块的鱼肉,刺不多,吃起来很畅快。虽然整碗面酸甜咸辣混合在一起,但是口味却出奇得好。我当时真是吃得忘乎所以,最后连汤都喝光了,这简直是对一碗面最好的嘉奖。
从此,二食堂的熏鱼面就成了我的心头好。这以后,只要嘴馋了,我就去吃碗熏鱼面,边吃最感叹面条的神奇,简简单单一碗面能变化出这么多丰富美味的口感。
毕业之后,我去了一家离学校不远的公司。公司附近就有小吃街,办公室里的几个吃货经常外出寻找美食。那时又吃到了几种让人惊艳的面条:镇江锅盖面,中华面馆的肥肠面,兰州拉面店的西红柿牛肉面,还有小马面馆的凉拌面。我那时仿佛刚刚飞入广阔天地的鸟儿,时时都在感叹着世界之大。
没想到与熏鱼面的重逢相隔了好几年。那时一个冬天的下午,我外出办事。刚好路过学校门口。二食堂就在学校的南门门口,当时正是饭点,我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往食堂里涌去,突然想起了二食堂的熏鱼面。不知道毕业那么多年,熏鱼面还在不在?我带着这样的好奇也走进了食堂。我远远地就看见熏鱼面窗口挤满了人。我像上学时一样耐心地排着队。排到我时,照例是一碗熏鱼面。汤和面还有一块熏鱼,看起来一点没变。我先喝了口汤,还是微甜,熟悉的口感。再吃面吃鱼,酸甜咸辣的口感涌进口腔。“不难吃”我心里想着,但是也一阵失望,因为这碗面怎么吃都吃不出记忆中惊艳美味的口感了。
现在在我面前的这碗熏鱼面,客观来说,就是一碗普通的面条。汤头偏甜,面条有点烂,熏鱼炸得有点过了,鱼肉嚼起来有点硬。我怎么也无法把这碗面和记忆中的熏鱼面对号入座。可是,现在的情景和记忆中的情景一模一样,面还是原来的面,窗口的老板娘除了发型变了,笑容依旧,连我坐的位子都是老位子。唯一变化的只有时间。时间真是奇妙啊。再怎么努力还原记忆中的场景,也终究逃不过“物是人非”这句话。
那天吃完面,我又慢慢走了一遍校园的小路,许多熟悉的记忆又涌上心头。没必要重演,就这样,默默把它们封存在心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