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
无论处于成长的哪个阶段,只要是翻看我们以前写的文章,多少都会越看越觉得写得幼稚,无论当初完成这篇文章时自己有多满意。
就像时隔多年,想起年少时曾做过的一些事情一样,我们总是略显嫌弃当初的自己。
亲爱的你,喜欢写心得、记感受的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要写作?
又或者说,为什么热爱写作?
能够记录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人愿意以照片的方式,每到一个地方、每路过一个风景,总是会拿起周围伸手可及的拍摄工具,记录下某个时刻。或再随手发个朋友圈,还能获几个点赞。
有人愿意用画画的方式,也有人愿意用声音、录像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
但是人们最常用的,好像还真的就是文字。
你在朋友圈发自拍的时候也会配段相适宜的文字呢!
写作,好像是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的能力。当然,能写成什么样子那也需要一定的天赋加努力。
这世上能写、爱写的人有很多,能写好的却不多。
2、
前一阵子,有个学妹让我帮忙转发她公众号的一篇文章,想要为一篇精心创作的文章获一定的阅读量。
同样作为一名公号狗,我十分感同身受,举手之劳就帮她转发了。因为我也知道这个学妹十分热爱码字。
她的公众号我有关注,也时常看到她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文章。但我由于关注了太多的账号,很少能在提示更新的小红点中点开她的文章看。
所以在帮她分享的时候,我特意点开看了那篇文章。
文章结构规矩,像极了现在文青中流行的那种几段式风格。语言文字也算流畅,时而还夹带着一些小哲理的话。但是通篇看下来,我没好意思告诉她,这篇文章的逻辑我并没有读懂……
或许是我脱节了,没能领略到其中的奥秘。
她曾说过,自己有个目标,两年内一定要成为某网站的签约作者。她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着,经常坚持写一些内容,大都是生活中的小心得。
我常跟人说,她对文字的热爱和坚持让我都自叹不如。
但是足够热爱,却不一定代表做的就好,至少现在是这个样子的。
跟这个妹子结识是领导把她派给我带她的实训,跟她磨合的阶段,我们无论是思路上的沟通、还是文字上的删减、乃至是公众号的排版,几乎是每个环节都要大幅修改。甚至一个选题连续做了三天才算通过审核。
这个过程让我突然意识到当初带我实训的学姐对我是不是也这么无奈。
后来妹子跟我哭诉:突然觉得有点对文字失去兴趣了……
也感慨:原来以为写文章很简单,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多的不足。
3、
我有个同学,也是个十分热爱文学的人,尤其是古代文学。但是他偏偏生了一副粗狂外表,让人很难把他跟文艺青年联系起来。
这哥们儿不止是古文的爱好者,更是红学的忠实粉丝。做公号实训的时候,只要是写两性题材的,他做的十篇有八篇都是跟红楼梦有关的。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作诗。有时候甚至连说话风格都带有一定的诗风,但不是附庸风雅,而是晦涩难懂型的。
我们导师就曾说过他,写作的语言很美,意境足够,但是无法让人读懂。
如果是诗文,或许我们读不懂是没有跟上人家的高度。但如果是写文章,还让人不知所云的话,那一定是连自己都没能将逻辑捋清。
世上没有哪个文学大家,写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人无法理解的。即使是再难懂的意识流小说,都还是能够让人感受到作家的心境。
一味地追求华丽辞藻,却失了逻辑的写作,不能叫做文章。
4、
小时候,写日记总会不小心记成流水账。
后来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会用最优美的语言来描写一个事件。于是我们开始模仿别人写出的作文中的好词好句,开始留意成语的运用,开始学习各种修辞手法,开始思考如何把文章修饰得更美。
哪怕暂时看不懂,至少语句是美的啊,文章便也如看上去的那样美。
但是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回首我们曾写下的那些当初自认为很优美的文章时,觉得简直就是狗屁不通,越看越别扭了!
因为越长大,懂得的就越多,思考的就越多,逻辑性就越强,也就越对曾经的文章无比嫌弃。
曾经我们看一篇文章,是欣赏它的语句美。现在我们再看一篇文章,看的更多是里面的内容是否逻辑通顺,是否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思考,即使里面用的都是最简单不过的话语,也觉得受益匪浅。
与其绕来绕去最终不知所云,不如学会如何用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得明白。
用华丽辞藻堆砌出的文字,外表再美,内容空虚就还是算不上一篇好文章。能够戳中你内心的,往往是那些自带power的、给你足够冲击的、能够一下子就说到你心里的话。
这种直接的感受,往往比绕好几个弯子都说不明白的华丽辞藻好太多。
当然,也不是说语言优美没有必要,毕竟外表美丽的东西总是赏心悦目的,是加分项。但文章美的前提,一定要是逻辑通顺。否则一切的写作都是空谈,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篇文章想要表达出什么,或是能够表达出什么,都是写作者内心对此事件思考的最直接反应。语言的优美程度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多积累来充实,但内在逻辑,一定要出自写作者对事件的最深思考。
文学的素养固然重要,但生活的思考更为可贵。毕竟文学源于生活。
你连想都没想明白,还何谈把它写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