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可以说沈从文先生笔下勾勒、描绘出的湘西民俗和风情让每一个读到他文字的人都为之神往,再加上如今自媒体的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边城》一书而对湖南凤凰产生了向往之情。
《边城》以川湘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在二三十年代的恬静生活为背景,叙述了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在一个风光秀丽且生活恬静的湘西小城市中,70岁的摆渡老人和15岁的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翠翠情窦初开地爱上了城中码头总管的二儿子傩送,但总管的大儿子天保也喜欢翠翠,老船夫为了翠翠的幸福,选择让翠翠自己做主。天保最后看清傩送也爱着翠翠,于是同意傩送提出的兄弟俩轮流对翠翠歌唱的解决办法,谁能唱动翠翠的心,谁就能娶翠翠。可世事难料,天保乘船离开时却意外出事、溺水而亡。因为此事傩送也对翠翠冷淡了许多,选择了抛下翠翠外出闯荡。后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伴随白塔的坍塌,老船夫也撒手人寰,此时翠翠终于明白了老船夫死前遭受的一切,也因此明白了他还活着时没有提及的许多事。最后,她只能独守渡口,苦苦等待傩送的归来,却不知傩送是否会归来、何时会归来。
一、边城的美是源于自然的、真实的美。
茶峒和我们现在生活的大城市存在巨大的差别,尽管大都市有着时尚的魅力,但茶峒这种天然的魅力还是让我们羡慕不已。茶峒没有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挡住我们望向太阳的炽热目光,它只有一望无际的辽阔天空和耀眼的阳光;它没有大都市中让人心生畏惧的痛苦和压力,它只有能让我们彻底放松的怡然自得;它没有铺满沥青的柏油路和错综复杂的街道,它只有孕育了所有大自然生命的、带有青草香的泥土地;它没有扰人心绪的各种噪音和污染,它只有清新优质的空气和让人心旷神怡的阵阵虫鸣、鸟鸣……我想我大概能懂为什么读过《边城》的人无一不对书中描述的茶峒心生向往了,如此的魅力让人怎么能不为之着迷?
二、翠翠对于爱情懵懂无知的传统女性形象,是一类人的真实写照。
《边城》的主人公翠翠是一个淳朴、勤俭、友善的传统女孩,从小就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她友善的行为、善良的性格都让周围的乡亲赞叹不已,她看起来似乎从来都没有烦恼,整天都与小黄狗相依为命的她好像不懂得表达自己的爱意,在遇到自己心上人的时候总是心里渴望说出爱、嘴上拒绝心上人的爱,却又因为感到爱意而羞红了脸。她正是这一类传统女性的代表,天真善良、活泼可爱,但对于爱情总是懵懂无知,所以只会将纯洁的爱情掩藏在心底深处,不会去主动表达和挽留自己的爱情。现在的女性,更多想要成为新时代的独立女性,遇到自己喜欢的从不吝啬于表达爱意,所以翠翠这份纯真懵懂的、保留在心里的爱就显得愈发珍贵。
三、翠翠与爷爷(老船夫)之间浓厚的爷孙之情。
老船夫为人诚恳、淳朴,在自己的女儿与军人结为夫妇抛下翠翠和他走后,他没有任何的怨言,反而一直觉得照顾孙女就是他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当今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陌生和功利,大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似乎都可以做到不择手段,尽管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但我们的心灵却变得越来越狭窄,任何事物似乎都能阻挡人心灵的沟通。可是在边城里,老船夫的一生却用一艘小船架起一座让整个乡村的人们心灵拉近的桥,也用他的一生拉近了自己和孙女之间的距离。
沈从文先生是一个“乡下人”,他和其他的留洋作家完全不同,他对乡野从来没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但又因为他和所谓的“城市文明”格格不入,所以他对于乡野的回忆便过滤掉了其中丑陋和庸俗的部分,回归了乡村最本真的样子,相对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更加原生态的乡野视景。《边城》即是这样一部作品,原汁原味也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