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在《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中说:“但是在某些情形下,我们认为可以做可靠的预言。宇宙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的未来,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是的,在大尺度下观照——无论宏观、中观、微观——事物,这是一种很好的理念或方法。
今年(2017)4月20日,在我国第二个航天日,我们学校邀请航天员刘伯明给师生做报告,在提问环节,当有学生问他从太空返回地球后的最大感受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人的渺小。这个回答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他在宇宙背景下从太空俯视地球上的人类,只有渺小了。
就是地球上能幸运地诞生人类,那也是多么微茫的际遇。地球的形成已历经46亿年,地球诞生后8亿年才出现简单的生命,而人类的出现则不过250万年,即太阳系诞生约50亿年后才繁衍出高度发达的文明。太阳系的母恒星——太阳的质量大一些或小一些,地球也不会演化出相对复杂的生命。人类生活于地球,要有一个完美的磁场,屏蔽大量高能带电粒子以免受高剂量辐射的伤害;要有大气层的保护,除大气压外,还要有合理的大气成分和比例,提供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和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其中的臭氧又过滤掉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要有液态水和适宜的温度;要有一个岩石质的表面。
连人类自身的生产,都是那么偶然。必须满足的条件:女性卵巢排出正常的卵子(一个月经周期排出一个卵子);男性精液正常并含有正常的精子;卵子和精子能够在输卵管内相遇并结合成为受精卵(每次射精有几千万精子,只有一个与卵子结合,几率是几千万分之一);受精卵顺利地被输送进入子宫腔;子宫内膜已充分准备适合于受精卵着床。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有一个“人生中的八个危机”的观点:0——1岁信任对不信任;1——3岁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3——6岁主动性对内疚感;6——12岁勤奋对自卑;12——20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20——40岁亲密对孤独;40——65岁繁衍感对停滞;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他认为:“人在其生活道路上面临八个危机或冲突。每一次的冲突都有其出现的时间,它是由人们在一生中某个特定时间所体验的生物成熟与社会要求决定的。人必须妥善地处理好每一次冲突,才能为圆满解决下一个冲突做好准备。”(《社会性与人格发展》p.45)这就是说,人是一辈子都需要成长的。
那么,面对孩子的教育及成长,放大尺度来看,就要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就是不超前不滞后,要像做农活,按节气来,不做错位的教育。然而,当下的教育,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弊病之一是错把认知能力的培养当成了孩子可以面对未来的唯一“法宝”,甚至窄化成知识教育乃至应试能力教育。超前或过度的教育种种现象不断上演。所以,弊病之二是情感、价值教育则滞后或漠视。而全人性的素质教育,必须关怀孩子的综合素养,诸如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信息技术素养、语言素养、学习素养、独立自主、数学素养、计划组织与实施、自我管理、创新与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主动探究、社会参与和贡献、公民意识、尊重与包容、科学素养、多元文化、健康素养、国际意识、生活管理能力、自信心、生涯发展与规划、冲突解决能力、可持续发展意识、反思能力、适应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环境意识、艺术与审美能力、法律与规则意识、安全意识与行为、国家认同、实践素养、伦理道德、人文素养、价值观等。这些才是孩子迎接未来挑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而且,一个人越是在幼年时,他发展的越是他生命内核的东西。年龄越大,发展的越是外围、枝节的部分。各种差异,大多源自幼年,之后滾雪球一般逐渐增大。这就是人成长过程中的马太效应——好的越来越好,因为时间没有停止下来,一切都是环环相扣、都在持续积累中。所以,如果拉大尺度,从孩子的一生着眼,就要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教育。
警惕啊,我们的教育,一方面让孩子丧失童年、少年,另一方面,又没有让孩子真正长大!(17.12.15《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