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在公交车上,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2个女儿,坐在公交车前排的位置。在我前面上车的,是一位60多岁的大爷。大爷一上车,便坐在这位母亲的后一排座位上。两个孩子热情地跟大爷打招呼:“爷爷好,爷爷好。”大爷也乐呵呵地回应着。
听着孩子这么主动、热情地跟陌生人打招呼,我不由得多看了孩子几眼。两个女孩,一个大约5-6岁,一个大约3-4岁。穿着有点不讲究,确切地说,是衣服有点脏,头发也比较凌乱。她们的妈妈,30岁出头的样子,正拿着手机专心地看着。
经过一天紧张的工作,我感到有些疲惫,便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谁知,耳旁不时地传来两个孩子嬉笑打闹的声音。声音非常地尖锐、甚至有些刺耳。
我睁开眼睛,看了一眼那位妈妈。她也觉察到了,便冲孩子大喊了一声:“不要吵了,再吵我就要打人了。”说完便又低着头看手机了。
两个孩子像没听到一样,照样嬉笑打闹。她们尖叫的声音,让我都担心她们的喉咙,是否能承受得住。后面的乘客发出低声地抗议:“哎呀,这么吵。”而我,明显感觉头晕脑胀,整个人要炸裂了。
我突然想起,列车上那些冲熊孩子发火的乘客,我突然有些能理解了,我也想提醒那位妈妈了。但我拼命克制住了,我只想早一点下车。
两个孩子还在继续打闹,突然,大一点的孩子不小心身子一歪,倒在了妈妈身上。这位妈妈毫不迟疑,一个巴掌落在了孩子身上。而孩子只是看了妈妈一眼,继续若无其事地跟妹妹打闹起来。
她们笑着、闹着,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想,如果不是我头晕脑胀,如果不是她们的嗓音太尖,我会非常喜欢这样活泼开朗的孩子,哪怕时不时地承受妈妈一个巴掌,也毫不在意。
但我在身后看着母女三人的互动方式,我却替这两个孩子担心起来。
首先,孩子在大众场合,持续地尖叫打闹,已经影响了全车的乘客。妈妈明明知道,可只是象征性地冲孩子叫了几句“不要吵了”,便只顾自己手里的手机。
就像很多家长,看见孩子出现不良行为,只知道大吼孩子:“不要......”,而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我们总是埋怨孩子不听话,但我们有没有想到,要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呢?
就像这位妈妈,凶着孩子“不要吵了”,就没有下文了。孩子这么小,贪玩就他们的天性,她们不吵闹,她们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如果妈妈能温柔地告诉孩子,你们这么吵,会打扰到别人休息,所以要轻一点说话。或者陪孩子说说话,孩子就不会这么闹了。而且我真心觉得,扯着喉咙说话,真的会损伤喉咙。
其次,妈妈打了孩子,孩子没什么反应。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表示孩子的抗压能力好。可我觉得,这表明这位妈妈,可能经常性地对孩子“动手”,孩子也已经习以为常了。最后就造成了“你打你的,我玩我的”的局面。反正打皮了,不是很疼,无所谓了。
可是,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想要孩子听话,家长就必须加大筹码——要打得更狠,才能引起孩子的重视。但当孩子长大了,家长还能继续打呢?他会不反抗吗?就算不反抗,那也只是培养了一个胆小懦弱的孩子,这难道是家长期望的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孩子忽视了自己的感受。
孩子忽视自己的感受,是因为妈妈忽视了她的感受,否定了她的感受。所以她才会在挨打之后还若无其事,因为她认为这很正常。
忽视或否认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有影响。她可能会变成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她不会接纳自己的感受。很多成年人患抑郁症,那些伤心的事情其实只是一个导火线,根源大多数是童年的经历引起的,他们没有在亲子关系中得到过安抚,他们的感受都没有被重视过。
哈佛大学有一项研究表明,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通常被称作是“潮湿的水泥期”,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
孩子的童年很短很短,希望家长们能抓住这宝贵的“潮湿水泥期”,能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互动,关心他们的感受,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