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的夜,充满着梦幻般的色彩,时而静谧,时而忙乱。静时,静的不安,忙时,马不停蹄。
凌晨两点半,走廊空无一人,电梯口,医院指定可以睡觉的地方,一排排摆放整齐的陪护床上,那些轮班看护的家属们睡的正香,他们在经历了身心俱疲的长久陪伴后,到了头一挨枕头就能睡着的程度,有的呼噜打的震天响。拿起手电,从侧面照过去,借助旁边的些许亮光,未察觉异常动静,未发现可疑人员,轻轻捡起他们滑落在地的棉被,小心翼翼的放上去,不敢惊扰,不忍叫醒,只因这一觉醒来,他们还要继续经受心里及身体双重的煎熬。
医生办公室的门,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半开着的状态,轻轻走近,顿时,一阵凉风袭来,使裹在若大羽绒服里的我禁不住打了个冷颤。哦,原来窗户没有关好。突然想起,白天,初冬寒流导致的雨夹雪已经下了整整一天,那纷纷而至的雪花,在落地的刹那,还没有来得及拥抱及欣赏周围的美景,就已经变成了一滴水,被许久未被滋润的大地,饥渴的吸吮着。可惜,我始终没有下楼去欣赏,这初雪带给人们那欢愉的情景,不是惧怕寒冷,不是没有渴望欣赏美的欲望,而是要为迎接这漫漫长夜的到来,储存体力,积蓄能量。于是,只有偶尔趴在阳台,凭窗而立,从人们紧缩的肩膀及紧凑的脚步,感受着这寒流来袭,带给人们心境变化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的诸多不便。突然,救护车刺耳的声响打破了夜的宁静,心想,这病人会是我们科的吗?会是吗?在心里默默祈祷,不是,希望不是。可是,这两个字默念出来,怎么显得那么没有底气呢!双手合窗,拿起手电,还是快去再巡视一圈病房吧,万一真的来了急诊,可就没有功夫了。
轻轻推开了病房的门,这个房间的四个病人是相对稳定的,没有上心电监护,房间的灯,在家属休息前也被关掉了。打开手电筒,小心翼翼的越过床尾,沿着家属事先给预留出来的小道,依次走到每个病人床头,清晰的听着他们均匀的呼吸声,看到了他们熟睡的面孔,那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只是,有个小患者的被子,已经全部蹬到了脚踝处,放在床尾的外套也蹬掉在了地上。慢慢的,我一手把小朋友的双脚抬起,一手快速拿开脚下的被子,小朋友也许感受到了我的这个动作,腿蜷缩了一下,竟然没有醒,我顺势把被子给他向上拉了拉,拾起床位掉落地上的外套,缓步准备离开病房。这时,一个门口睡着的家属阿姨,也许感知到了我的存在,睁开了惺忪的双眼,向我友好的摆了摆手。我小声的交代,要注意病房财物的安全,继续着下一个病房的巡视。
接下来巡视的病房,就没有那么平稳了,有气管切开昏迷的患者,有脑水肿高峰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患者,还有术后发烧的、垂体瘤术后尿量增多的等等。我拿手电筒查看着需要观察患者的瞳孔,又按下心电监护仪上的start键,测量了病人此时的血压,掏出工作服上衣口袋里的笔,认真记录下仪器上的各个相关参数。根据血压微调着降压泵上的数字,再看正在使用中的气道湿化泵,一个个50ml注射器里的湿化液是否接近尾声,再次记录下来,待巡视完毕,一起更换。询问并督促协助家属给病人翻身、扣背,严格无菌操作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回到护士站,处理医生看完患者后下的临时医嘱,给病人应用退热药物,交代其多饮水,保持皮肤的清洁。输入垂体后叶素防止尿量继续异常增多,严密观察尿量变化。
一切处理完毕,心里也轻松踏实了许多,打开电脑,准备坐下来书写护理记录单,可是,午夜凶铃此时响起,才知道,那底气不足的祈祷没有作用,急诊,真的要来了。这一夜,又注定在忙碌的节奏中度过了。
夜,是宁静的。无法宁静的,是人的内心。所有关于美好的、失落的、浪漫的夜的画面,在你选择这个职业的同时,已被现实摧残的体无完肤。因为你不知道,这一秒的宁静,会不会预示着下一秒的惊心动魄。就是这样,有时候还是忍不住喜欢这样的夜,喜欢情不自禁的望向天空,天空如此浩瀚,而我如此渺小,如此渺小的我,却能够利用自己微弱的光芒,守护着生命,指引着患者前行的那段路,这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宁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