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短的生活故事,却可能是很多家庭都容易出现的生活桥段。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看过几十页,对非暴力沟通的表达印象很深刻,但是自己的行为模式好像更深刻。
当情绪波动时,固有的行为模式就会跳出来。
所以暂停很重要,如果不能自己暂停,旁边有一个清楚的局外人点拨一二也会清晰很多。
今天故事里的局外人就是我的女儿艾米。
昨晚先生又从冰箱里拿出冰可乐喝,我发现后感到很生气。生气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生气先生不好好照顾自己,明明最近敏感性鼻炎发作,天天打喷嚏,还是要喝冰饮料伤害脾胃。生气的第二点:浪费了艾灸贴。每天白天提供艾灸贴给先生,调理先生的身体。现在一喝冰饮料,之前的调理又白费了。
于是我生气地说:“你又喝冰可乐!我不再给你提供艾灸贴治疗你了!”
谁知这话一出,艾米说话了,她跟我说:“妈妈你又无效沟通了。你这样说是没有用的。”我听后一愣,反问她:“那我该如何说呢?”
只听刚六岁的艾米跟我说:“你是想表达你花了钱,你提供了艾灸贴,但爸爸不珍惜你的钱,也没珍惜艾灸贴。还喝了可乐,减少了艾灸贴的功效。你是生气爸爸不珍惜你的钱和减少了艾灸贴的功效对吗?”
听艾米说完,我直点头,她说出了真正的原因,我自己都没想清楚的原因。而她却看的很清楚。
艾米说:“那你就正确的表达你的意思呀!”
于是我按照艾米的建议重新跟先生表达了自己:“老公,我看见你喝了从冰箱刚拿出来的冰可乐。我感到你没有珍惜我花钱买的艾灸贴,也降低了艾灸贴的功效。我感到有点生气,希望你能珍惜我的钱,珍惜艾灸贴的功效,少喝一些冰饮料。”
先生因为听到艾米之前跟我讲的,以及我重新修改后的表达方式。他只是在一边偷偷乐,并未回应我。
如果先生只是听见第一句,或许他也会像平常一样回复我:“不要罗嗦了!”因为第一句里表达的信息只有生气和威胁。先生甚至听不出我为何会生气,他可能听到的只有威胁和控制。他可能也会愤怒的回击,因为谁都不想被控制。
而第二次表达里,先表达看见的事实,再表达内在感受,最后表达期待。会让听的人更清楚我在想什么,以及我希望他做什么。他才可以判断是否能做到我希望的事情,以及更清晰地来回复我。
对我的启示就是生活里的沟通,还是要说的慢点,再慢点,想好后再说,尝试多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还可以邀请全家人一起回顾一周中印象深刻的非暴力沟通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针对反面例子大家进行讨论和修改。
让家这个有温度的地方,伴随着非暴力沟通,家人们呆的可以更舒服,更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