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两天了,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很多人来说,高考的确是改变命运的最好的一条路,没有强大的家庭背景支持,没有当官的亲戚撑腰,没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唯有靠读书,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寒门。
还记得12年前的高考,天空下着毛毛雨,考点外人山人海,家长们在焦急等待。我坐在考场上,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张,淡定地在试卷上书写,未来仿佛就掌握在这一只笔中。
可是最终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只超出本科线一二十分。当时信誓旦旦地和爸爸妈妈说:“如果没有考上重本,我就不读了。”加上还有弟弟妹妹要读书,作为老大,有必要作出“牺牲”。
痛苦与无奈过后,就去了广东的一家绣花厂,上夜班,一天只有20块钱,要做12个小时,初次尝到了打工的滋味。干了半个月,实在熬不下去了。做的事情是每天不停地重复,枯燥无味,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厂里面的饭菜是清汤淡水,吃惯了辣椒的我根本就没有胃口。
辞职后,我跟爸爸说想学电脑。拿着手里的三百块钱工资报了个初级培训班,学了将近一个月,就对五笔打字和一些常用的软件熟练了而已,觉得做文员应该是没问题。然而,当真的决定放弃上大学的那一刻,我慌了。
我不甘心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就这样付诸东流,不甘心离无数次想象的大学生活失之交臂,不甘心在某个工厂里的流水线上日复一日。
那段时间,在读大学还是将来去自考,复读还是工作之间犹豫纠结。觉得高考真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在这之前,可以将一门心思都放在书本上,不需要考虑太多。高考后,各种选择,各种事情劈头盖脸地砸来,逼迫我们一夜之间长大,去思考关于命运的种种。
也许,上了大学的我们都会有一种其实它也不过如此的心理。的确,最美不过想象。人往往对那些没有遇见的事情心心念念,而对已经拥有的不懂珍惜。混了四年,也就得到一纸文凭而已。
可是如果没有这张文凭,人生就会少很多可能性。虽然这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和将来的发展方向,但它是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敲门砖。没有它,不管是进事业单位,还是做一名公司职员,难度都会增大,人家就不会有机会看到你的才能。
我爸爸前阵子去参加他们班的高中同学聚会,差距就因上没上大学而很明显。那些上了大学的,都谋得了一官半职,没上的(包括我爸),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
当然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很稀罕,毕业后还分配工作。如今,正因为满大街都是,不读书更加会四处碰壁,即使将来达到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内心依旧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我一个朋友就是如此,她在外人看来很风光,可是背后经历的辛酸苦难无人能懂。她说很遗憾自己没有去上大学,有能力再加上学历会更好。是父母的观念限制了她,高三都没读就辍学了,刚出校门的那几年走得很艰难,对父母也有所抱怨。
可她只能努力去改变现状,前些年利用业余时间看书,参加了成人高考。那些没有实现的愿望,就像一颗埋在土壤里的种子,即便埋得很深,也希望能探出头来。
都说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那是对于一些有背景,有势力的家庭而言的,因为他们可以选择的道路本来就有很多,读书只是其中一条,或者属于锦上添花。而对于我们这种贫困的农二代,高考可以说是一条独木桥。
如果这条桥没有挤上去,也不要自暴自弃,做到了问心无愧就好。胜利或失败都只能代表人生的某个节点,要么大胆往前走,要么重新来过。也可以去学一门技术,有了某项能力,才不会在人才市场里像大白菜一样被挑来挑去。
这世界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那是经过了几代人的打拼和积累才有的,所以也许我们奋斗了许多年也赶不上别人的起跑线。但我们只能认清社会的真相,认清自己,才不至于愤世嫉俗。
高考完了,前方还有许多任务在等着。如果可以,尽量报大城市的学校,见的世面广,接受的观念丰富,机遇也多,是小地方所远远不能及的。只可惜当初我在选择时没有这样的觉悟,但是能够上大学,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幸运。
走进大学,并不代表人生的目标已经截止,只是因为努力了多年才有了这一刻的松懈,才会有一种终于解脱了的错觉。不要在本该奋斗的年纪,选择碌碌无为地度过,别到即将毕业了才发现自己已虚度了四年时光。
感谢当年我的那份坚持,更感谢父母最终的支持。如果没有上大学,我不可能有机会去当老师,人生会是另一番模样,内心也会有不甘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