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陪伴的苦逼青春
随着升学的潮流,我懵懵懂懂的进入了中学,那时接触了来自不同村子的同学,世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谁谁家怎么样了,谁谁恋爱了,谁谁闹别扭了……最让我惊心的是不停有辍学的消息传来,每学期总有好几个同学消失,是啊,学校连续几年都没有人考上,家长也抱着认识几个字算了的心态。如果说之前我是爱而不得的失落,这时我开始了青春期的迷茫,一种无法把握未来的忧伤,我实在不愿意回到那种没日没夜的农活中,可我不知还有什么选择。我就在学校漫无目的的耗着,直到父亲看到我二十五分的试卷,愤怒的把我从凳子上踢下来,然后撂下一句话:不想学就回来。我彻底清醒了,我面对一个多大的人生课题。于是在我的要求下,我转到了一所离家远但有升学率的学校。那时我压力极大,耳边不停回荡着母亲的话:你干啥啥不行,还不省嘴,以后怎么办呢,真是个愁怅!于是,我开启了我的发奋学习模式,但我基础差,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很难过,也可以说是抑郁,因为我的能力配不上我的梦想,好在我身边的朋友学习还算可以,在她们的帮助下,我在渐渐的进步,在此期间,我结交到了一两个知心朋友,我们无话不谈,我孤独的心灵得到了慰藉。
后来,上了高中(虽然掏了高价),目标更清晰了,在此,我非常感谢我的父亲,在上学这条路上他坚定的支持我。但遗憾的是,我高一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因为我根本就听不懂那些数理化,我早起晚睡,但效果依然不好,放假回家:母亲不停的强调,农活的沉重,别的同龄姐妹,都已经名花有主了。总之一句话,除了好好学习,我别无退路。但我当时无力无能,除了几个好朋友,我一无所有。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安慰我的不是亲人,而是朋友,她不停的鼓励安慰帮助,让我感觉到了激烈竞争中的一丝温暖。到了高二,文理分科,我终于摆脱了理化的困扰,心情也好了,记忆力增强了,学习一跃而起,一向好强的父母也看到了希望,母亲那细腻柔和的爱也开始向我倾斜,但我在家的日子却越来越少了,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都想待在母亲身边,不想离开,我尽情的享受着短暂的母爱。
后来,上了大学,我才发现我被一些东西包裹的很紧很紧:我不敢和男生说话,不敢上台讲话,不敢参加活动,甚至系里教的健身操我都不敢放开做动作。我默默的渡过了四年大学,最大的收获是我有特别好的朋友,她们说我其实很幽默,而且特别真诚,能给人安全感。
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一个氛围特别好的工作单位,在这里我感觉生命的活力在慢慢复苏,我把我的工资,寄回家了一大部分,在母亲的啧啧称赞声中,我特别的满足受用,当时我还不知道我其实是在向母亲证明:我可以。更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一个宽厚有爱的老公。日子就这样幸福的流淌着,我没有觉察到的是我的心永远的停留在了那个寻爱的小女孩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