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重逢
陌生的北京,陌生的城市。我从此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涯,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我为什么一定要奔赴这个陌生的地方。就像郑钧所歌唱的那样:“在欲望的城市你就是我最后的信仰,洁白如一道喜乐的光芒把我心照亮”。我一个人上班,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球、一个人听歌,一个人欣赏毛片,一个人打飞机,撸到火星四溅,撸到精疲力竭,在疲惫不堪中送走日落,迎接朝阳。我每个月赚取不到2000块的工资,干着一份自己完全不喜欢的工作。我苦守着这份孤独,只为秋霞在离别前的那一句根本算不上承诺的承诺:“JL,在北京等我”
我每周给秋霞发一个短信,每次秋霞都会在最后给我回复:“JL保重”;我每个月都会给秋霞打一个电话,每次都会装作收获满满、大开眼界的状态,我只想向秋霞表达一个意思:北京,不虚此行!
2008年四月,留校在我们学院当导员的老刘终于脱单,找到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朋友,深知他清路坎坷的我,决定去哈尔滨见见这位少女,与老刘庆祝一番,当然还有一个我不愿意向老刘提及的原因,我想秋霞了。为了哈尔滨之行,我特地买了几件新衣服,最重要的是,买了一双增高鞋,内外双增,足有10公分,穿上以后就像踩了高跷,能够达到185以上,那是我最梦想的身高,能够让我在与秋霞肩并肩行走时,不再自卑,可以俯瞰整个世界了。
一年不见,秋霞更加开朗而热情了。如果说五年前的秋霞是一朵含苞待放、略显羞涩冰冷的花骨朵,那么此时的秋霞则更像是正在怒放的艳丽的牡丹,洋溢着成熟却不失青春的女人韵味。我俩久别重逢,感慨万千。秋霞的那一句:“虽然我们许久不见,但是心总是在一起的。”令我对她刮目相看,我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在我吹牛放炮时嘻嘻傻笑的样子。我们漫步在初春还有些寒意的校园里,一年不见的校园,既熟悉又陌生。操场、教学楼、宿舍、大美和小美、以及十二公寓旁边的那些小饭馆和网吧都如此亲切,我用我的青春与她们朝夕相处,却终有一天与她们分别;而学校新建了气势恢宏的图书馆,富丽堂皇的军工礼堂,还有新的教学楼正在建造之中,一切又充满了全新的气象。校园中,那一张又一张青春而充满朝气的脸庞,不就是我的昨天吗?只不过今天的我再也回不到曾经的简单而纯粹了。我和秋霞感叹着学校的变化,倾诉着彼此对母校深深地热爱。我叮嘱秋霞要珍惜校园中最美好的时光,当走出校园之时,你将被残酷的社会现实折腾得遍体鳞伤。秋霞给我讲起这一年来她的变化和收获,她说我对她施加的影响直到我离去后再让她深刻的体会到。我曾经给她讲得那么那么多疯狂、有趣的故事,如今她又讲给别人听,语气、语调和表达方式都和我越来越像了。秋霞现在热衷接触新鲜事物,乐于与他人交往,并从中享受到新的乐趣。秋霞成绩依然霸道,通过了英语和日语的六级,计算机国家三级考试,并且刚刚考过了驾照,又新买了笔记本电脑。用她的话说:她现在已经没有大学时那么要强了,已经完全堕落了。晚上已经不怎么去自习室熬了,而是窝在被窝里看美剧。秋霞向我推荐了一部她正在沉迷的美剧,节奏紧张,情节刺激,名字叫做《越狱》。很多年以后,这个词对我来讲是致命的。
我与秋霞又一次漫步在美丽的中央大街上,这一次与学生时代不同,我给秋霞在购物结账时更有底气,也更大手笔。我与秋霞在一家又一家门店以及百货大楼闲逛,脚踩增高鞋的我也更加自信了,我随身携带着数码相机,时常让路人帮我们合影。秋霞乐于配合我庸俗的要求,或许她知道,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合影将陪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孤单的漫漫长夜,镜头前,秋霞会把她的手臂挎到我的胳膊上,双腿微微弯曲,头向我的身体靠拢,这样既能显出我的高大,又能表现出我们的亲密无间。我给秋霞买了几件当年眼中的名牌衣裙,秋霞是天生的衣服架子,无论穿什么都那么光彩夺目,魅力四射。我想对于女人来讲,没有什么能比购物更能让她们兴奋的事情了,而对于男人来讲,没有什么能比让心爱的女人尽情享受购买兴奋而更加幸福的事情了。我愿意为眼前这心爱的女人,花尽身上最后一分钱,流干身上最后一滴血。
在我即将离开哈尔滨返回北京前,老刘特意请我和秋霞在哈尔滨龙塔旋转餐厅吃了一顿大餐。席间,我拿出相机,让老刘给我和秋霞拍摄合影。我能看到镜头后老刘看到我与秋霞亲密造型时的那一脸不情愿的酸样。后来,我把照片全都交由老刘保管,老刘不留情面地训斥我:“真不要脸,自己作践自己,你知道你这是啥行为不?你就是一个第三者!”我并不以为然,可能我与全世界所有小三都一样,都做着某一天能够转正的春秋大梦。
这一次分别显然没有毕业时那样撕心裂肺,秋霞说一年后会来北京看我,再过不到两年她就会毕业来到北京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