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一年过去了,曾经,被各大媒体炒的如火如荼的共享经济在2017年底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寒冬」。
自首家共享单车品牌「悟空单车」出事以来,不仅是共享单车,连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这些「资本宠儿」也逐渐走向了尽头。
看似普通的优胜劣汰,背后其实是投资人对商业模式的盲目乐观。
更要命的是,共享行业的倒闭潮开始引发严重的信任危机,用户退押金这事儿已经变得遥遥无期。大概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共享经济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跌下神坛,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并不是伪命题,根源在于「共享」本身出了问题,不是所有的物品都可以共享。
现在的共享单车也好,共享汽车也罢,其本质上是商业租赁,且不谈现在的共享经济到底是伪共享还是真租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需求。
现在的共享「倒闭潮」最大的原因就是凭空创造伪需求。
现在国内外做共享经济最成功的还是:优步和Airbnb。
首先来看看它们的行业,交通出行,房屋租赁,这样的商品(服务)共享是有消费者刚需衣食住行中的「住」和「行」作为理论基础的;我们再来看看它们商品(服务)的共性,汽车,房子这些单价高,需求高频次,无押金池,促成交易流程极简。
看到这里你也许就明白国内的共享经济为什么会走向死胡同了。先来谈谈共享单车,从用户需求上来看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不可否认在现有的交通体系上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但是一辆单车的单价无非就是几百元,而且出行需求频次和汽车也没法相比,客观的说共享单车有市场(非刚需),产品差异性不大。
这也是当初共享单车被资本热捧的原因之一,希望打造单车领域的「滴滴」。
然而现实是除了ofo和摩拜,大多数二三线品牌的共享单车玩家都已经出局,包括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小蓝单车和小鸣单车,但哈罗单车(Hellobike)和优拜单车的异军突起倒是有点意外,原因在后面会说到。
至于共享汽车(本质上是汽车租赁)更多是使用场景的问题,一般有租车需求的朋友要么是短时急用,或者是特殊场景(婚庆,搬家)。
因此本身算作是小概率事件,相信没有谁会租车去上班(如果是刚需还不如自己买一辆),加上停车位的空间矛盾,交通风险转嫁这些问题注定了共享汽车走不长久。
共享单车和汽车可能还好,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诸如此类的奇葩共享,我实在是没有找到这样的共享意义所在。
这些东西单价低,随时可替代,非刚需。举个例子,共享雨伞的押金基本上都可以买一把伞了,如果下雨真值得你花十几分钟去找共享雨伞,几毛钱一小时用完然后还回去吗?
所以,共享经济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共享。那么是不是共享经济的下半场创业者就没法玩了呢?
也不尽然,就算是细分的小众市场,只要需求频次稍高,共享产品(服务)使用场景不太离谱的创业领域仍然可以尝试。
在我看来,共享经济仍然有一线生机,要么「分」,要么「合」。
1 所谓「分」即做市场细分,切入竞争程度没有那么激烈的领域
前面讲到哈罗单车和优拜单车的异军突起最关键的就是在市场细分上下了功夫,哈罗单车走的是下沉战略,也就是重心放在二三线城市,完全放弃一线城市的两巨头竞争,优拜单车除了二三线城市外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切入后方的封闭场景。
他们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借助降维竞争实现弯道超车,避开了先头部队的冲击,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特色领域快速占领市场。
例如优拜单车切入公园,度假村,观光旅游胜地这些封闭场景的单车经营,把有限的运营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快速反应市场,实现精细化运营。
2 那么「合」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企业兼并能快速整合资源,降低成本
一线品牌之间的合并能够形成规模化壁垒,降低边际成本,达到1+1>2的效果;那么剩下的长尾品牌甚至是中下游梯队也可以重新组合,抱团取暖。
总之,共享市场不可盲目跟风,只有重新审视消费者需求,找到自己的特色创业之路,才能够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