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蒙娜丽莎的微笑》,周末晚上我重温了这部电影。时隔数年再次观看,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故事发生在1953年的美国。毕业于加州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Catherine辞去在奥克兰市的工作,到马塞诸塞州的Wellesley College(韦尔斯利女子学院)任教。
开学典礼上,女校长和学生代表Joan间的对话对Catherine的触动很大。
Principal:“Who knocks at the Door of Learning?” (敲响学习之门的人是谁?)
Joan:“I am every woman.” (我代表了所有女性。)
Principal:“What do you seek?” (你要找什么?)
Joan:“To awaken my spirit through hard work, and dedicate my life to knowledge.”
(我寻找的是通过努力让自己的灵魂觉醒,并把自己的一生致力于知识。)
Principal:“Then you are welcome. All women who seek to follow you can enter here.”
(那么欢迎你。所有追随你的女性都可以走进这道门。)
Catherine以为Wellesley College就是自己梦想的地方——女性可以挣脱传统的束缚,勇敢地做自己的地方。
可是,第一节课上,Catherine突然从自己的幻境中惊醒,学生们对教材知识的倒背如流,以及因此而生的傲慢态度让她挫败不已。
几年前,当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对Catherine的挫败感的理解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羞愧。可是,如此的理解和影片之后Catherine超前而独特的教学能力完全不符。直到那天上课的时候,我才突然理解了Catherine的挫败。
那天课上,讨论电影之前,一个小组的学生做了Presentation(报告),主题是钻石。小组里的成员都是女生,报告一开始,她们就提出对于大多数女生而言,钻石是一个blingbling闪着光芒的美好梦想。然后,她们话锋一转,转头对班上的男生说到,“所以,你们男生要努力才行,要给女朋友买钻石。”男生反驳,“我们要买房买车,还不够吗?”女生不置可否,继续强调,“所以,你们才应该更加努力。”
在整个报告过程中,男生应该给女生买钻石的观点一再被提及,虽然带着调侃的口吻,但仍然让我感觉不自在。报告结束,我说出心中的疑虑,问班上的女生,“是否觉得自己未来的伴侣应该给自己买钻石?”部分女生摇头,豪言表示“以后要努力挣钱给自己买钻石”,部分女生表示不喜欢钻石,还有部分女生保持沉默,不置可否。
就在那时我突然意识到,Catherine的挫败其实是源于对教育的失望。1953年,坐在Wellesley College的学生都是时代的佼佼者。她们有聪慧的头脑,有通往知识之门的钥匙,有选择人生的自由,可是,她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把自己的命运和“婚姻”紧紧捆在了一起。
三十来岁仍旧未婚的Catherine在学校被视为异类,她前卫而独特的教学方式也让学校里传统保守派的师生恐慌。可是,即便如此,她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在和学生一起赏析梵高作品的一节课上,Catherine说过这样一段话,“梵高他拒绝为了大众品位改变他的理想,为了保持人格完整,拒绝妥协。所以选择权在你们手上,女士们。你们可以按照别人的期望去做,也可以——做自己。”
后来,在Catherine的鼓励和影响下,班上的女孩子们在一点点改变,开始主动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那天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报告,我没有做过多点评,只是希望她们课后能认真看完《蒙娜丽莎的微笑》。事后,我向朋友说起这件事,希望听一听作为男性的他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朋友的回答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谁有钱谁买。”听到这样的回答,我的第一反应是朋友在敷衍我。后来想想,觉得其实他说得挺有道理。
在电影里,Catherine鼓励Joan去申请梦想中的学校——耶鲁大学法学院。Joan被提前录取,可是在拿到通知书之后,她却犹豫了,因为她不想因为学业影响到爱情和婚姻。当Catherine兴冲冲地跑到Joan家里,告之她如何能够兼顾学业和婚姻的时候,Joan却说她选择了婚姻。
失望至极的Catherine尴尬地从Joan家里走出来,却被Joan叫住。Joan说:“这是我的选择。我要一个家,这是我无法牺牲掉的。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不后悔。你让我们看幻灯片,但你自己却从来没看。对你来说,做家庭主妇就是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她们肤浅、愚蠢、没有趣味。可是,是你说的,我可以做我自己想做的事,而这就是我想做的事。”终于,Catherine释然,她搂过Joan,衷心祝福她的选择。
影片最后,Catherine辞去了Wellesley College的工作,踏上追寻自我的旅程;班上的女孩子们也为各自的人生拉开的新的序幕。
我们每个人对人生的解读和期待都不一样,就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有人看到了她嘴角那一抹微笑,可有的人没有。这和画作本身没有关系,而是和观赏者的眼睛捕捉到的影像和影像如何传递到大脑有关。所以,或许,我在课堂上的不自在其实是因为我只知道从自己的价值角度去评判别人,而不是试着去理解,去包容。
我鼓励学生去寻找自我,却忘了,每一个自我呈现的状态都不一样。其实,我能做的至多只是告诉她们应该一路向前走,至于她们在每一个分叉口选择了哪一条路,只要她们能继续走下去,就是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