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几乎占据着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学生要想在语文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作文拿高分才是关键。如今的中考语文成绩120分中,写作成绩就占50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而写作无疑是一种语文实践,并能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同时,语文教学中的“写作”也是在积极响应“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培养写作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从三方面下手:首先,引导他们先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唯有热爱,才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如此,才有可能在作文中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可供选择。其次,要让他们拥有欣赏美文的能力。在平时的阅读中,心灵能被美文吸引,进而产生想要积累或者创作的欲望。最后,还要给孩子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老师拿着他们的习作,挑一些生动或富有哲理的句子读出来,或者由同学互相来做这件事。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兴趣肯定会培养起来。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
每一个能出书的人想必都是一位哲人。想让我们的孩子最终能成长为哲人,就必须先让他们学会思考并勤于思考。思考的精神有哪些呢?我自己想了想,暂定为以下三种:质疑的精神、感动的精神、感悟的精神。质疑的精神要求孩子经常多问几个“为什么”,感动的精神要求孩子们珍惜每次因心灵被柔软地击了一下而突然想落泪的机会,感悟的精神可能也包括了某种感动的精神,除此之外还有悔悟、醒悟等。我们要教孩子们去记忆这些思考的时刻,并把他用笔写出来,写出来后还有读给同学们听一听、评一评。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培养阅读并积累的习惯
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和他的阅读情况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所以,想要提升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必须要先培养起他们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要求他们边阅读边积累。当他们的阅读量足够大了,积累的好词好句足够多了,他们的心智便会被打开,正所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心智开了,语感有了,那么便能妙笔生花,下笔如有神助,好文自然可以呈现了!
[if !supportLists]四、[endif]掌握一定的写法(即写作技巧)
我们的语文课,整天里都在和写作打交道。关于一篇文章的写法,老师们也是经常在讲,有的还要求孩子们背诵。有些聪明的孩子能学以致用,把好的“写法”用在自己的文章里,而有的孩子依然在记着“糊涂账”。我上语文课时是特别强调写法的,而且在点评作文时,也是嘱咐孩子们一定要把文章里的写法给找出来写在评语里。于是,在孩子们的评语里经常可以看到“对比”“情景交融”“伏笔”“比喻句”“拟人句”等词汇,孩子们看到这样的评语时也是非常高兴的。当然,还要给孩子们说,文体不同所使用的写法也应有所不同。这种写法在大局上应从结构和语言特点上给明显区别开来。
[if !supportLists]五、[endif]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作文的修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作参考:(1)内容修改——语句是否通顺、流畅;内容是否符合题意;材料是否恰当地表现中心;中心是否明确、集中;观点是否正确、鲜明。(2)格式修改——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汉字、标点是否正确;字数是否达标。(3)方法修改——可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也可自己修改与别人修改相结合。此外还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边读边改:把那些读不通的给改通了,把那些太浅白的给改深刻了,把那些太过繁琐的给改简练了……直到最后读起来感觉美美哒,那么便是大功告成了。
好了,关于此次话题就暂讲这么多。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还不能心太急,要“慢慢走,欣赏啊”。所以,我打算用今后2.5年的时间来用心做此事,借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并希望以此为支点,抬高孩子们的语文成绩。
����rQ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