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术切入点的选择
这节课最有亮点的有两处,一是桔柚树呈现的巧妙,目的通过学生读文找准景物,并且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在描写景物成熟的气息,随着学生回答到“橘柚树”时,教师用交互白板的放大镜功能,聚焦呈现岸边山上的橘柚树果实。整个过程教师既做到了预设也达成了生成,这个技术运用是无痕的,实时便捷的引导学生早晨三峡景物描写的成熟气息。虽然教师从教学设计上,已经引导学生画出关键词语,但是在备教材的时候,忽略了一个习作上迁移。我们看一下原文“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为什么作者不写其他的树,唯独写橘柚树?我查了一下资料,三峡自古就种植橘的事实,现在三峡还有一个(夷陵)柑橘博物馆、峡江橘园等等。特别是屈原《橘颂》、《周礼》“橘生淮北为枳,此地气然也。”以上这些都可以证明橘是三峡中最常见,最能代表的一个特点之一。由此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在写景的时候每一处景物都不是随随便便描写的,描写的每一处景物可能它都是代表着当地文化、特色、习俗等等。
二是关于“云母石”的呈现,我们看一下原文“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其实这个对于五年级生长在北方的学生,对这个比喻“云母石”,肯定有很多的不清晰。教师这里的融合点选择很恰当,这就是我常常说的即使推送未知的内容。但是“云母石”的图片素材在网络上是有限的,如果能够找到一张“磨平发亮的云母石”相近的图片就更好了。
二、微视频在语文课中的运用
教师呈现的微视频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对“三峡”有个整体的感知,想让学生知道三峡的地理位置等等相关知识,也为了后面的阅读留下伏笔。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还是忽略了学生未阅读文本就给景色视频这样一个误区。如果仅仅是三峡的地理位置以及三峡的来历等等,不呈现具体的景色视频,我认为还是尚可的。可以如之前上过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的导入呈现方式相同,从地图开始呈现的,科普基础的知识即可。包括后面配文的图片,都需要斟酌选择,我觉得都可以删减。并且这个视频可以呈现在二维码中,或者学习了文章的后面。
(1)小组学习
因为对高老师的熟悉,她和学生就有这样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但是这种学习方式,适不适宜所有的孩子,所有的课。会不会限制教师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圈点读画”学习能够一直用下去么?是从某一个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但是,这真的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么?我们需要今后一起反思。
(2)关于写作
我一直很向往一种真实的写作方式,孩子去游览了一处景致,然后孩子拍下来一些照片,将文字配在这些图片上,我认为这才是图文之间的相得益彰,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表达方式。我们都知道,学生会背一些美丽的辞藻和句子,这的确是事实,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日常要如何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将这些景致表达出来,的确需要我们深思。我记得在常州一所小学的课例是秋天为主的写作课,一个课时是赏校园的秋天,然后拍照、再写一段的文字,每个孩子写成的小段落,最后组成了一首诗。这才是真实写作的发生,这是需要我们日常思考与实践的。
(3)关于段落选择的删减问题
我不知道,高老师还记得不记得,杭州那节课例《西湖》,很巧的里面的描写也是不同时段的西湖,在学生没有选择某个时段西湖的时候,教师选择删减,我们应该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去选择的。如果可能请你翻出课例,再看看那位老师是如何处理的。
三、跨界的方式去思考
高老师这节课上其实已经“跨界”的角度给学生去呈现,例如:二维码“三峡大坝”的呈现方式。我觉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品读文字,我觉得有一天某个学生能够身在三峡中的时候,是不是会想起我的小学语文老师给我讲过这篇文章,我记得那些美丽的辞藻和句子。或者是这篇文章开启了某个学生阅读三峡相关文章的一种可能性,这是不是就是语文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落实呢?
本文纯属原创,克隆者勿扰,期待与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