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文章,很多知名博主,很多名人都说过这句话去做难而正确的事。这一点对于我来说尚有一定的难度。例如昨天看到公众号里写的最值得坚持的3件事,多读书,勤运动,早睡觉。
对于这3件事自己多读书这件事今年自己主要采取听书的形式,在微信读书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当然和很多大神比自己要差好远,但是和自己以前微信听书的数据好很多,勤运动这一项自己目前算是完全搁置下来了,这一点是自己亟待加强的,早睡觉自己昨晚睡得比较早,但是这个需要坚持。在《认知觉醒》里周岭说的,被闹铃叫醒和睡醒这两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睡醒了以后全身感觉和充满电一样,而叫醒自己则是完全被动的,努力让自己睡醒而不是被叫醒。
最近自己不再写关于感受类的东西,演变成了感悟一类的东西,关于个人成长类的思考在增多,或者说更多的是关于个人成长的感受。现在的自己尤其喜欢那句话,努力做好当下的事,其实认真做好的手头的当下每一件事,最终的结果就不会太差。现在的自己越来越喜欢当下坐在电脑跟前不断打字的感觉,当看着一行行字从自己手里流出,自己的心里也感觉到一丝丝的放松与成就,这就是个人成长的价值感体现吧。对于内心微微有些功利的自己来说,自己现在觉得简书人气少了,自己略微显得有些荒凉吧。相比以前的简书,感觉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了。
冷清对于自己成长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好让自己冷静下来,去考验自己,看看自己在简书的写字为了什么?是为了功利还是为了其他,其实间隔一段时间的书写就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整理与总结。人因为思考而变得珍贵,在这里书写想一想自己这一周的经历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件有收获的事情。要知道自己每天做了一些什么,这对于自己的人生来说至关重要。
黄鸿升曾说,如果你想让自己成长,就试着去做那件让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自己尝试去试一试。最近一段时间自己想到的关于查理老爷子的话比较多,勇敢的去走大道,大道人少。其实由于人类的天性,人们常常喜欢选择的是简单容易,而不是难而正确。例如选择打游戏而不是努力学习,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所以最终能上到顶级高校的人比较少,其实在自己的教学经历中,所谓的脑子好的同学就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不曾在任何一步有投机取巧,所以最终会在遇到难题时通过一步步的思考获得最终的结果。
例如一个难题分为五六步,对于第一次思考的孩子来说大家都知道最后几步是运用今天的知识,但是很多孩子走不到运用今天所学知识的这一步,自己没有动笔,在第三步或者第四步自己在脑子里思考就卡在那里了。所以勤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现在想起樊登所说的,假使有一个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只要这个人勤快,就不会过的太差。所以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想要自己过的好一点,“勤”便是第一道关口,第一层修炼。
自己就从勤听书,勤在简书写东西作为自己的修炼的关节。因为毕竟短视频,游戏更容易吸引人,就像孩子尽管每天给自己提的是意见,但是说的很准,自己每天放不下手机。此时的自己面对电脑屏幕,但是放下手机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种收获。
个人的成长是长期复杂艰巨的,自己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磨砺自己。正如昨天郎老师告诉我们的,要在平时练,自己努力去养成这样的习惯。把生活中每一刻当成自己的修炼场,去练习自己去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一个人不管将来取得怎样的成绩,在当下走开就好。一步一步的只要坚持扎实去走,总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