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初中时一位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笑话,她问我:“你猜世界上是先有男的还是先有女的”。我一时窘住,回答不出,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没有人知道答案一样。她看我愣住,就笑着说:“因为先生”。我恍悟,可也疑惑,为何男的叫先生。
高三时语文老师让我们两个邻班互批模拟考试的试卷,也改作文。有一次我在作文中提到杨绛先生与丈夫深居简出,除了工作其余的时间都在看书。可邻班一个男生在旁边批注“是女的”。我气愤的说到,自己不懂还要把它强加于别人,怎么女的就不能叫“先生”了。
不久前看到叶嘉莹被评为“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中说她是“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有评论说她是继杨绛之后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感觉这个称呼应该是表示很有学问,挺受人尊敬的,可为何所有男的都可以被称为先生,而只有如杨绛,叶嘉莹一般杰出的女性才被称为“先生”。
我细细想来,对“先生”这个词自己也并没有多么深的了解,以及认识它的起源,演化,到如今的运用。
查阅一番才知,“先生”的本意是比自己出生更早的人,引申为年长有学问的人。与性别无关。在古代,“先生”的含义比较宽泛,不同于劳苦人民的都可以称为先生,比如教书的,管账房的,说书的,看风水的,算卦的。
第一个用“先生”是代指老师的,始见于《礼记·曲礼》词条:“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注曰:“先生,老人教学者。”如今称教师为“先生”,也是由此而来。也就是说,“先生”一词是对长辈和老师的尊称,意在表明他们有德行、有学问。
先生”一词被滥用,也是在近代,80年代之后,凡是男性都可以称“先生”,于是诞生了无数的王先生、张先生、李先生……但是,能被称“先生”的女性却屈指可数,即便有幸获此殊荣,也要加一个字,强调是“女先生”。
但先生”的主流用法一直是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人的尊称,涉及职业则通常指老师,正所谓“达者为先,师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