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依然5点起来,写完日记→听课输出→开完班级检视会→跑步→早餐→完成会议纪要输出,一转眼10点12分了。没有办法输入,那就结合班级检视会获得的资讯,进行输出。
大部分分享都提及坚持了早起的习惯,讲述了对生活的改变:开始早餐;开始跑步;开始阅读等等积极的人生状态,今天我想结合我听到的叶老师分享谈谈我对早起的看法:
1、 早起重要:早起是时间管理的第一习惯,优秀的成功人士都有早起的习惯;
早起是所有时间管理的第一习惯,强调早起的重要性。论据示范:成功人士(从古至今:曾国藩早起是治家之本、乔丹都能看到早晨4点的太阳),他们都把成功归咎于早起。结论:早起很重要。你可以说我不要做他们一样最优秀的人,但是取得自己领域的小卓越、小成就是每个人期望的,这是基本需求:价值感,所以每个人都有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内在诉求。
今天分享许幸子说了个教育的成功:1)早起;2)外出增长见世面;
这是用朴实的方式,来阐述了早起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会对这个印象深刻,因为成功的教育方法总是特别能打动到作为母亲的我,而时间管理对于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意义非常重大,确实应该成为孩子的培养重点。
2、 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睡早起是符合大自然的节律的,更是符合身体代谢规律:
早睡早起精力确实很不错,自己的精力上就可以看出来,如果你晚睡,那意味着白天效率和精力上是无法跟上的,但是因为手机依赖,你总是忍不住一直刷,最终获得了多少碎片知识,于你而言多少意义,其实大部分人不知道。
有的人就是晚睡,因为职业需求,我之前的老板就是一直晚睡,事业做得非常成功,我们下班他们依然加班,但是30多岁就一直免疫功能低下、经常性生病,对于这样的成功,我认为是不均衡的。工作和生活都很难兼顾好,因为你的生物钟跟别人不一样,晚上别人不加班,估计老板还心理觉得不舒服,觉得自己都加班,怎么这些人如此不自觉。但是我真心觉得,身体是革命本钱,没了身体,一切都枉然。
3、早起的时间是完全属于你自己的,赢得了这一整块时间,用于规划和反思,成功就是不停的反思,不断的进步的结果。
前面是宏观层面早起的意义,这个维度讲早起做什么,早起因为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的时间,在最初开始践行阶段,不建议加入太多内容,比如有很多人要加入:运动、英语、阅读等一并执行,个人觉得精力难以兼顾,只要养成一个早起习惯就可以。
早起后的大片时间,最主要是建议:养成记录和反思的习惯,即开始写晨间日记,我践行日记至今,有3-4个月,中间有过断续,但不影响我继续坚持,早上一天的反思让我能明白我比昨天进步了哪些,记录下我学习心得,记录下当天发生的重要的事件,重新回头看看,都能看到自己都忙了什么,对于未来的检视挺方便的。
昨天我在如新大牌分享会上,50多岁的罗老师展示了她的梦想版图,与易老师的梦想版图不谋而合,突然反思我的年度目标,月度目标文字形式存在问题,完全不直观,每天都不去看,流于形式,图像化非常重要,今天争取完成梦想版图的绘制。
下述是我早起实操分,分三部分:早起仪式、怎么早起、感受及注意tips
(1)早起清单分享,仪式感很重要(我做了早起清单思维导图):
1)写晨间日记+早起打卡;
2)称体重;
3)喝水+面膜;
4)早起喜马拉雅听课输出;
5)走路/跑步;
6)早餐
7)整理家
(2)怎么早起:早睡(准点上床、关灯、手机关掉、NOW舒眠冥想);最开始依赖于闹钟(实际都早于闹钟响起);
(3)感受及注意tips
1)一直坚持早起,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日记进行反思和检视昨天的情况;
2)早起时间多了于是去运动,运动是更好的精力管理,目前我是工作团队中精力最好的;
3)白天困:一定要午休,白天累了进行冥想放松;
4)偶尔几天会犯懒:特别累,但是断续的坚持也是坚持,以鼓舞自己持续;偶尔我们可以放松,但是不能成为放弃的理由。
5)共勉:我们要以更包容心态面对外界事物,允许不同声音和讯息的进入,并跳出原有的舒适圈,遇见更好的自己,人生才能获得更大的自由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