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是认识到孩子自出生便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孩子的每一个举动,都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表现。
蒙氏教育的思想总结如下:
1、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把孩子当成和你一样的独立个体,尊重他的方方面面,所谓尊重,不是放任孩子的缺点,而是在出现问题时,加以干涉,引导
2、不教的原则
六岁以前的孩子是逐渐建构认知、辨别能力并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不适合说教的教育;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在兴趣的指引下,关注力提高,消极的性格就一个接一个的全部消失了;让儿童自发、主动的学习,从而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3、自律从自由中产生
帮助孩子建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引导孩子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并有了很强的自律性,而这种杰出的纪律性就是孩子身上的新品质——镇定、从容。曾国藩的一句话我经常会给孩子说:越自律,越自由。
4、父母和老师是陪伴者,不是指导者
高质量的陪伴不是仅仅陪着而已,比如在语言敏感期,父母需要多和孩子对话,引导孩子说话。在孩子研究玩具逻辑规律时,需要专心观察,不轻易干涉孩子的行为,在必要时给出建议。
5、重视孩子的生命力,重视孩子的吸收性心智
儿童的自我发探索,才是他真正的几乎唯一的快乐(过程是快乐的,如果直接给予结果则不是);0~3岁时,从环境中吸收了一切,他们之前获得的所有东西都会留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无论好坏,他们会全部吸收进自己的大脑里。
6、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我们需要明白孩子敏感期的脾气和任性发脾气的区别,敏感期发脾气通常是因为孩子的某些诉求被家长屋里的阻止所导致;如果儿童过了对秩序的敏感期,他所感知到的这些混乱就可能成为他发展的一个障碍,成为他心理紊乱的一个原因
7、关于耐心
我们常说孩子没有耐心,其实是大人缺少耐心,没耐心等待和适应孩子的慢节奏生活及时间法则,事实上,孩子是非常有耐心的,只是他的动作执行时长度与大人不同,在第一次做一件事的时候,孩子总是非常慢,孩子喜欢不断重复一个游戏,在重复的练习中,孩子得以训练。
8、运动神经的培养
孩子的淘气,其实是在自由随意、毫无章法的运动中探索,探索这些无章法的运动,调整为有益的运动;孩子照顾自己的第一步就是练习穿衣服和脱衣服,家务劳动的练习,以及园艺和手工劳动是孩子非常喜欢的功课。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菩提!你想看到花开的灿烂模样,现在就要用心学习浇花的理论,不是提了喷水壶的人都能成为好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