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其实想发泄很久了吧?
某个早上,
弟弟也这么早送去幼儿园吗?
家里没人,只能拉他起来一起送姐姐,然后再送他。
看着孩子俩衣冠不整的,还没睡醒的样子,一定是很赶时间出来了。
今天好冷哦,还拉他一起去送姐姐。
阿姨一肚子的怨气,在下电梯那短短的时间,像机关枪般,发泄出来。
人家有儿女都是安排好才做其他事的,他们父母整天旅游,约朋友。
去了就把儿女交给我,又送又接,又煮又洗,没停过,经常这样,两个孩子像我自己生的………………
因为都赶时间,我只能同情她说,是啊,天天在家这么多事干,是很累。
跟在她们后面的路上,还听到她怨气没消的对着两个孙子说个不停的声音。
她其实想发泄很久了吧?但不敢随便发泄,同一屋檐下,怕婆媳不和吧?
但是,这样忍受着,何时是个尾?
这么辛苦挨大了自己孩子,现在有气不敢发,还没了人生剩下半辈子的自由,想想都痛苦。
她才6、7岁,就为我安排了晚年?
想起有一次,我们一家四口去周边度假几天,路途上,我们一家在车里聊天。
那时候的安乔童才6、7岁,忘了什么话题说到了将来。
记得她说:你们以后只有帮我带BB了。我们为她说出这话,惊讶地问为什么?
你们到那时候都这么老了,赚不了钱的啦,只能让我们赚钱给你用。
如果你不帮我带BB,我没可能带着BB去上班吧。
天啊,你这么小就把我们的晚年给安排了?
我和龙哥跟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了很多。
其中我们说,“你们以后有你们的生活,我们有我们的生活,我们不想带大了你,还要去负起责任带大你将来的BB”。
这真的不是我随便的回答,而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
很多人可能会说,你现在是这样说,到那时候你肯定会帮忙她带的。
那我就一定就要从现在就开始计划,我将来老了也不是个闲人,我也很忙,我要去我想去的地方,做我每天想做的事。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我深刻的记下了这段对白“人每天忙学习忙工作,只是心里感觉很踏实。其实很多时候是忘了自己的真实”
“什么是真实,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羡慕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也能安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作为孩子的父母,你可以安心去做你喜欢做的事,还可以随时和朋友吃个饭,逛个街,甚至出游。
孩子才这么小,谁给了你的放心?就是你家那“老野”。
“老野”他们不是牛,不是马,不是免费“保姆”,帮了你,你也要记得哄哄他们开心。
物轻情意重,有心就好
某天,和朋友聚聚聊聊,问到孩子平时谁带,她说是家婆家公。
那你们相处好吗?孩子有爷爷奶奶带放心很多,这放心,花钱也买不到的。
相处好同住难,肯定有看不惯对方的地方,大家迁就咯。
他们帮带孩子,包了全家家务,有怨言是正常的,所以我一般出去旅游肯定给他们带点什么回来,表表心意。平时也会带他们一起出去吃个饭,周边走走散散心。
你这女人,真会做人。
(其实她经常为工作忙,在家时间少,婆媳相处时间少,冲突也会减少,所以忍一忍真只是一时,就可以皆大欢喜。)
怎么说都是娘比婆好说话
成为孩子的妈后,聊起如何相处这话题,我也跟朋友聊过很多次。
其实,交流中大多数是把自己平时对对方行为,一下倒了出来。
和老人同住相处得好的,大多数是自己老妈,对自己老妈怎么说不好也就几句,怎么说了,也就一阵子的事。
没几个婆媳能忍住不埋怨对方,而且很多都把怨气积累在心里,就是看那天谁先爆发了,不爆发的也被积出了病。
为了大家的身心健康,你要这免费“保姆”帮忙,就得经常多了解他的心,别让他那么多怨气积累。万一把他气出病来,照顾的人还是你来的。
你还要知道,生病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差,是随时爆发怨气的时刻。照顾生病的人也会因为某点导火线,一触即发。这后果自己衡量衡量吧。
有得有失,世间很多事情是不会给你完美的。
安乔童小的时候,当我想和朋友约出去吃个饭,想聊晚一点我都不敢,也别说想出游了。
那时候,我也很羡慕有人帮忙接孩子,给她们做吃做喝。当然,这光只羡慕咯,现实从没实现过。
就是这样羡慕着,羡慕着,我也因为这样,懂得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所以懂得去学习怎么跟孩子做朋友。
就是因为这样的前因,相信我的后果是美好的,我要保持将来和安乔童像现在一样,像朋友一样谈谈心,说说笑。
将来,我是要做个快乐的老人,能做我喜欢做的事,而不是一个忙个不停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