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识写生字的?
《白杨》这一课共有三个生字:“晰”“介”“疆”。于老师采用的是随文识字。
在讲解“戈壁”这个词的时候,让学生读一读文中的句子,生读第一段,引出第一个生字“晰”,于老师采用范写加讲解的方法来识写“晰”字,于老师写得美观,规范,可见基本功之扎实。
第二个生字“介”,这个字笔画较少,我们知道,越是笔画少的字越不好写。
于老师指出“介”字的第三、四笔的距离不要太宽,否则,这个字就会像房屋的屋山头。
这个字采用指导笔画位置的方法来识写,用反向比较――写宽了就像屋山头了,让学生记住三、四笔的位置关系。语言平实又不乏生动。
如果说前两个生字的识写是“经典款”,那么第三个生字“疆”的识写就是“升级款”,我们来看看于老师是怎样来识写“疆”字的:
“疆”字的右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第三横次长;左边“弓”字里面的“土”字千万别丢了,记住: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让。说完,将“弓”字里的“土”字描成红色。
“疆”字右半部分笔画较多,三“一”夹两“田”,笔画写得没有层次感的话就变成“一”“丨”的胡乱堆砌了,很难看。于老师先指导学生对右半部分进行书写:
首先,笔画多,写得要“紧凑”,其次,横画竖画多,要有层次,“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第三横次长”,这样指导,右半部分写出来就灵动美观了。
“疆”字的左半部分是“弓”字里面带个“土”。学生最容易漏写“土”字,于老师编了一句顺口溜“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让”,既让学生记住“寸土不让”就是“土”字不能漏掉,识记了字形,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寸土不让”。
从百度上查看“疆”字的由来:甲骨文两块上下错开排列,表示田界。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后,在两块田地之间添加三道横线指事符号,突出界线。有的甲骨文加弓,(弓)是武器,表示以武力护卫领土。“疆”字属于田族,其造字的本义是以武力护卫的广大领地。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加(土),强调领地的主题。
从“疆”字的由来,我们可以知道,于老师一个简简单单的顺口溜是有文化内涵的,这就是大师,这就是经典!一个顺口溜,既强化了学生对生字易错点的记忆,又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可谓一举而多得。
最后于老师又用红笔把“弓”里的“土”字描成红色,这又是一次强化记忆,一般情况下老师红笔圈画的都是重点;用红笔而不用其他颜色,也在无言中表明我们的红色政权,当然,这些学生未必懂,但听课老师和看教学实录的老师们是懂的,也就难怪此处收获无数掌声和赞叹了!
第二个问题:于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的?
《白杨》这篇课文于老师用了两节课来学习,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读文和随文识字。在出示课题之后,于老师让学生对课题进行了质疑,理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
1.白杨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单纯写白杨树吗?
3.作者写的是哪儿的白杨树?
第一课时解决了最基本的问题――作者写的是哪的白杨树?那么剩下的两个问题就放在第二课时来学习。于老师用这三个问题来串起整篇课文,我们就来看看于老师是怎样通过剩下的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体会情感的。
在处理“白杨树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时,于老师引导学生自己从文中找出“高大挺秀”这个词,通过让学生再读文,从文中找到白杨树“高”“大”“直”的特点――“直”就是“挺”,然后抓住“高大挺拔”和“高大挺秀”比较,问学生为什么不用“高大挺拔”而用“高大挺秀”?此为于老师抓的第一个阅读视点,这个“高大挺秀”在文中本不起眼,没有对教材的挖掘、解读,没有一定的教学敏感,是不可能抓到这个词的。于老师既然抓到了这个关联词,那这个词肯定是有妙用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学生理解“秀”就是美――白杨树在荒凉的戈壁滩上生机勃勃地生长,就是美,并板书“外秀”。
重点来了!于老师此时来了灵魂一问――白杨树仅仅是外秀吗?他仅仅外表美吗?
这一问,就直接由对白杨树外形特点的感知转入对白杨树品质的理解了,这一问实在是高!
这一问直接把学生引到了课文的第14自然段,也就是本课的重点段落。抽学生读,老师板书关键词“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是于老师抓的第二个阅读视点。老师接着学生的朗读动情背诵14段,学生再读,老师提出背诵要求,学生再读,看着黑板上的提示词试背,最后全班背诵。老师引导,学生读,把白杨树的内秀给“破译”了,“高大挺秀”也就理解了。无需过多的讲解,无需过多的分析,学生都理解了――白杨树的品质就是坚强、不软弱、不动摇,还顺带完成了背诵的教学任务。
此时过渡到最后一个问题“作者是单纯写白杨树吗?”,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既然白杨树有内在的“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优秀品质,那作者一定有所指。于老师抓住最后一段的“又……沉思”,这是于老师抓的第三个阅读视点。一个“又”字带出前面的第一次“沉思”,问:爸爸在沉思什么,在想什么?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爸爸在看白杨树,于老师用近似于平淡的指点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作者明写白杨,暗写人,用白杨的特点喻指边疆建设者的品质。又用“与其记住这四个字,不如记住第14段话”这样一句平淡的过渡语让学生再次重温了第14段白杨的品质,也就是边疆建设者的品质。
最后通过一个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来造段的练习,写课文中的这位叔叔。这个造段练习是对课文内容理解的一个拓展训练,理解了文中叔叔的做法,就能抓住中心来造段,造好了段,对文中叔叔的品质又是深层次的理解。
综上所述,于老师主要通过抓阅读视点、反复读背、读写结合来指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
从于老师的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出于老师对教材的挖掘之深。只有自己去充分地解读教材,才能深入浅出地去引导学生。感受最深的有两点:
1.阅读视点,提纲挈领。
于老师通过“高大挺秀”、“哪儿……哪儿……”“不管……不管……还是……”“又……沉思”这几个阅读视点来串起全文的学习。
2.读写结合,活学活用。
理解了文中借物喻人的写法,就用文中的句式来练习写话,而且写得就是文中的叔叔。这就是知识的迁移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