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和谐美好,这便是每个校园都所憧憬的,每个学生都所向往的校园。就在这样的面皮下,却又发生着一场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事件。很多事大人都做不出来,而孩子们却做得出来。并且觉得这只是玩笑。而法律对于孩子们的过错并没有太大的惩罚,所以,即使在学校的保护下,有些孩子还是会面临校园暴力。
一场场校园暴力事件警醒着我们。可即使是这样,校园暴力事件还是仍在不断发生。学校,家长,老师依旧没有将校园暴力重视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校园暴力?
有些孩子希望在同学的圈子之间有一席之地,所以便选择了暴力。因为他认为没有什么是暴力解决不了的;有些孩子是因为家长学校给予的压力,无法发泄,所以便使用校园暴力的方式发泄出来;有些孩子是经历过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当到达了一个新的环境后成为新的施暴者;还有就是孩子们不了解法律,还太单纯,当受害者第一次收到暴力的时候不敢抵抗,不敢对施暴者们说“不”,因此,施暴者们一次比一次过分,因此形成了犯罪。
就像是《悲伤逆流成河》里面的唐小米一样,她在旧的学校收到了校园暴力,当来到了这个新的环境,励志要改变自己,所以成为了施暴者,为自己在学校间挤出来一席之地。而身为受害者的易遥,她就是不敢反抗,如果她在刚开始就可以对施暴者们进行反抗,那些施暴者也不会过分至此。在这部电影最后一小节时,易遥责怪了旁观者。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的校园暴力事件中,旁观者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的。当施暴者开始对受害者进行施暴时,如若旁观者站出来帮助受害者,那也不会酿成这样一起起的悲剧。
很多旁观者不愿站出来,原因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胆小,懦弱与顾虑:担心自己站出来帮助受害者后,自己也会遭遇到麻烦,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也有很多旁观者会因为好玩,有趣而渐渐加入到施暴者的行列中。就像《会痛的十七岁》中的女主一样,所有人都是她的施暴者。
在我们的生活中,身边就发生这许许多多这样的事例,很多校园暴力的起源就来源于玩笑,。有些玩笑开很大,开玩笑的人觉得没什么,可是被开玩笑的人心中可能就会感到难受,就这样渐渐的演变为校园暴力事件。在施暴者们对受害者施暴后,有些施暴者会去向受害者道歉,并认为道完歉后一切都好了,可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会好了,一辈子都不会好了:一个男人告诉他的孩子每生一次气都在木头上敲进一个钉子,一年之后,他和孩子来到这里,男人让孩子把木头上的钉子拔下来,对着木头说声“对不起”,问孩子:“木头上的洞还在吗?”孩子说:“还在 。”
当一个人的心里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后,那样的痛彻心扉便一定会刻骨铭心。所以,校园是每个孩子都向往,憧憬的未来,请不要让这里变成孩子们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