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似乎总是有一层神秘的面纱:丝绸之路,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这些标签如雨后春笋,从脑海中浮现出来。
真正在西部停留的第一站,是嘉峪关,各种因缘巧合与之相遇。虽没有如期而至的期许,但却多了一分发现了新大陆的意外惊喜---这是一种不期而遇的幸运,真的,这是得有多幸运,才让我们没有错过这朴实,却令人回味无穷的嘉峪关。
来到西北地区,眼前的景色随着列车不断向西行驶而变换着:加深了我对教科书所说的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理解。见证了,滚滚黄河水,由“一碗水半碗泥”,变得清澈;远方的天空,似乎触手可及;想象着,近在咫尺的戈壁滩会不会曾经是戍守边关的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沙场,我们行驶的方向,是否会是将领们“一夜征人尽望乡”所遥望的方向;而如今那笔直笔直的白杨,沙柳,是否也会站成将士们故乡的方向?他们,荒凉中,带着一些悲壮,或许是无奈,或许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铮铮铁骨!
嘉峪关,它可以有很多很多后缀:“天下第一雄关”,长城的第一块砖,咽喉要塞之地。很多城墙,随着炮火的硝烟,人为的拆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嘉峪关,却是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如今,它依然挺立在那儿,它并不像北京八达岭长城那样,成为代表中国的一张名片,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赞美;也并不是主席眼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指代。它就是它,它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决定了它的独特,就如沧海遗珠,不被很多人记起,也没有很多人停留的目光,却绽放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嘉峪关,总共有三座城楼组成--固若金汤。十几米高的城墙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不起眼的砖,修建而成,每一坚实的砖块,都是靠着,数以千计的羊一块一块地驮着,数以千计的普通百姓,一块一块地砌着,那凄美的“”故事,是否也会有一个妻子盼望修筑长城的丈夫的凄美故事?才有了如今,眼前所看到的“天下第一雄关”!
参观的顺序是从“光华楼”开始,依次是“怀远楼”,“嘉裕楼”,从“嘉裕楼”向远处看,就是关外了,“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嘉峪关,会有故人吗?我望着导游所指的方向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