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这个成语有特别的感触。人的一生一路走来,怎么变得聪明,就是不断的去看去见去经历去思考去总结。
人类的知识是怎么传播的?根据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得出的结论是,模仿,她是人类这个物种传播知识的主要方式。
想要模仿,你至少要有模仿的对象。一个人出生到这个社会上什么都不会,首先从身边的事物人物开始模仿,见的越多,模仿的就越多,这不就是见多识广吗?
在模仿和创新之间,还存在第三种行为,叫作效仿。它和模仿不是一回事。模仿是对结果的复制。而效仿,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
他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效仿比模仿多问了一个为什么。比如,我看到你用石头造了一把长矛。模仿就是我也用石头,做一把一模一样的长矛。假如我没有石头,这个模仿就没法实现。造长矛的知识,也就传播不到我这。
效仿,其实是一种微创新。也就是,我不对原来的知识,做任何颠覆性的突破。但是我也不完全照搬。而是以这个知识为蓝本,结合我自己的思考,做出一些微小的改进。
效仿本身,还是一个知识的纠错筛选机制。当一个新知识出现,模仿者可能不分青红皂白,照做就是。效仿者会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它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这是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说到上面的例子,模仿你做一个长矛,但我没有石头,我用木头也可以模仿呀,只要把那个长矛削成尖的,一样可以作为武器使用。
人一生中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所获得的经验太少了,许多都是间接的或者从书本上学来的,我们努力的走出去,去看去见去经历去思考去实践,我们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就会越来越多。重要的是我们的思维就会越来越开阔,我们自己就会越来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