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 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 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如果要想遍览干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 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 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干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 “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干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干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