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

我与《读者》相识是在读中学的时候,那时候语文老师说,语文这门学科需要日常阅读积累,尤其是作文,他推荐我们课后多读两本杂志,第一是《读者》,第二是《青年文摘》。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与《读者》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什么选择读者呢?其实青春年少的我,懵懂觉得这本杂志的名称是一种亲切的称呼,是对万千读者徜徉文字海洋时的一声呢喃,加上那个时候的售价便宜,从此我便隔三差五去到校门口的书店看看,但是买得不多,因为条件窘迫,更多的是跟同学们交换阅读。

时光回到大学时代,那时候一个室友是个文学爱好者,他会定期购买《读者》期刊,在他的影响下,我又重新跟《读者》相知相爱。直到毕业,他的杂志可以摞起很高,遗憾的是,这些杂志最后的归宿是废品回收站。

直到后来毕业进入社会,跟室友有过一段合租房子的经历,那时候他在备考教师编,那一段岁月我们不时路过报亭,随手买了当期的《读者》,那时候的精神世界完全靠这支撑,面临着刚入社会的各种压力,各种不知所措,是读者陪伴我们走过了将近两年,后来同学顺利考上教师,我们分道扬镳,整理物品时,同学打算把一大堆杂志卖给废品站,最后在我的建议下,留了下来,足足几十本。或许是初入社会,没有太多时间去看这“无用的书”,杂志在我的纸箱里慢慢沉寂下来,后来我买了房子,我才小心翼翼整整齐齐地把它们放入书柜,时至今日,那些经历我都记忆犹新,念念不舍,那是一段陪伴我成长的精神记忆。

时隔多年后,我订阅了三年期的《读者》,快递公司会每月定期邮寄到我家,由于工作繁忙,并未来得及仔细阅读,但是我内心就像把它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要是哪一期没有按时收到,就感觉断了联系。

未来,我将继续追随《读者》,感谢它从中学陪伴我走过了20多年,我也见证了读者内容的改版,从MP3音乐广告到如今摄影作品插图,你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你不仅仅是一份杂志,更是一代人的回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生活疲惫不堪时,我时常想放弃写文,我是一个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学历,更没有高深的知识,我能写出什么好文字呢?我的...
    叶半居阅读 858评论 24 17
  • 距离我们婚礼2个月 我得知,40多岁的丈母娘得了胃癌。 那一边的老婆打来了11个未接来电,终于在我下了手术拨回去之...
    0c5379fd193e阅读 2,315评论 3 41
  • 亲爱的简友: 很高兴与大家相遇!未曾谋面,也不曾谋音,对于同样喜欢文字的你我,同样关注育儿的你我,在简书以这样的方...
    暖暖育儿家阅读 2,545评论 30 54
  • 所有杂志中,最爱还是《读者》。 有时,她宛若山涧的一弯小溪,翻滚的浪花能涤荡掉所有浮躁的尘埃,清脆欢快;有时,她像...
    落笔天涯2016阅读 704评论 6 7
  • 昨天第一次看到萧慧南在我的诗歌下面留言,为了回应她的善意我顺便对她说:“昨天发的那篇文有你的名字,看到了吗...
    依然yiran06阅读 27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