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工会去年成立了瑜伽活动小组,请了老师来授课,起初是每周二中午一次,后来增加到每周二、周四中午各一次,参加的女同事有一二十人。
我只在刚开始时,去了三四次课。
接着,出差或者开会,时间不凑巧,没去成。再加上老师教的动作挺有难度,变换速度也快,而我肌肉力量不足、柔韧性不好,做不到,课程对我来说强度有点过大。一旦不连续,只是偶尔去一次,就会觉得更加难以跟上。所以,后来即使有时间,我也没再去过,心安理得偷懒,并且自诩为只适合练习中老年瑜伽。
下半年换了办公室,我旁边工位的女同事L,只要不出差,都会去上瑜伽课。有一天早晨我到得早,发现她在办公室空地上做海豚式舒展身体。我想,这可能是她精力充沛、保持好状态的原因之一吧。
这周二中午去食堂,我在电梯里遇见练完瑜伽的女同事S和L。
她一进电梯门,站在她身边的同事H看见瑜伽包,夸她坚持去,S就鼓动H也一起去,并且特意说:周四是专门练肩颈,简单些,而且练完会很舒服。H答“好,有空就去”。我站在后面,打趣S道:“你都拉H了,怎么不拉我一起去啊?”
其实电梯人多,S在门口,我在里面,她没看见我。听到我的声音,她回头笑着瞪我道:“那也得能拉动啊!”
我也开玩笑:“我这么轻,当然拉得动,你一喊,我就去。”
S:“说好了啊,周四我喊你!”
我:“行,我今晚回家就把运动服准备好带来。”
周二加班到挺晚,到家完全忘记这件事情。
周三早晨,在地铁站,恰巧又碰到S,我们俩坐上地铁聊聊家常,一起出地铁走到公司。周三到家还是挺晚的,又忘了准备运动服。
周四一早,我想起电梯里跟S的对话,出门前把运动服放进了包里。
到办公室,看见L,我说:“周二答应S了,今天我也跟你们一起去练习。”
L:“今天那个会议室下午有会,所以要提前十分钟,11:50开始练习,到时候一起去。”
S上午9点多给我发消息提醒中午瑜伽,我回好。
上午忙完,一看时间11:37了,并且S又给我发了提醒11:50开始,我立刻回复她“好嘞,马上换衣服”。
换好运动服,套上工装外套,背起瑜伽垫准备下楼。
结果在门口碰到一个同事,正好通知他一件事,聊的时候,L也急匆匆回办公室换衣服,于是我等她一块。
我们到会议室,老师已经带着10余名同学在练习中。
我对S招手,她说给你留了最靠前的位置。我把瑜伽垫铺在中间一排离老师和S最近的位置,开始跟着指导练习。站立做蝶泳、仰泳手臂动作各20次,大臂贴耳划过。手肘90度、大臂与小臂垂直,上举、平开各做一分半。双臂平举,向前、向后小幅快速绕肩各3分钟。
热身完毕,俯卧在垫上做开肩动作,老师过来纠正时顺便按了按我僵紧的后肩。
按的时候我疼得嗷嗷叫。
同事C对S开玩笑说,萝卜要把你套麻袋吧。
S说,我还叫H了,可惜她没来。C说:你还嫌麻袋不够多?
练习中我发觉自己左右肩差异很大。左肩还比较自如,右肩特别紧张。老师说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一堂课拉伸完,肩膀感到久违的舒适。L在我身后,她各项动作都完成得很好。
我对S说,下周不出差的话,就还来受虐。
S笑:下周叫你。
上周,荃姐跟我聊罗胖减肥,说风向来来回回在变啊,之前几年都在提“做自己,不要活在他人的期待里”;现在变成了 “想要改变自己,就要走到对你有期待的人中间去”,“不让他人失望,就是行动的底线”。
我说我的理解:他人的定义不同。第一个他人,更像无关的人;第二个他人,是“我”重视的人。所以,罗胖说的,不要让他人失望,我的理解,出发点还是自我。他的自我接受不了家人对自己的失望。
家人期待他减肥,他终于去减肥,只是因为他自己真的想改变了。
我也一样。新的一年,迈出舒适区,没事去找点儿虐,虐完又是放松舒服的状态。
你呢?你愿意被谁拉动,带去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