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周瑜在帐中布下酒席,邀请诸葛亮前来做客。二人一面饮酒,一面聊天。他们起先是有说有笑的,到后来周瑜将话锋一转,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起军事来了。
“我们要与曹军在水上交战,需用到弓箭,如今军中恰巧缺箭,请先生务必在十日内造出十万支箭来,可好?”
“十万支箭?”诸葛亮好像受了当头一棒,刚喝下的酒忽然吐出,溅湿了桌面。他瞪大了眼睛注视着周瑜,脸上的表情略微有些凝重。他万万没想到周瑜会如此狮子大开口。十万支箭,非同小可,莫说十日了,就是三十日都做不到。周瑜身为孙权身边非常器重的都督,自然不可能是傻子,怎么会连如此简单的道理都想不到呢?这明显就是周喻为害自己而设下的圈套。一想到这,诸葛亮微微皱起了眉头。
“怎么?先生做不到?”周瑜嘿嘿一笑,嘲讽道:“当日刘玄德不顾艰辛万苦,千里迢迢赶到深山密林,三顾茅庐才得了先生辅佐。他自以为这是如虎添翼,因为世人皆言先生足智多谋,便连我都深信不疑。然而今日一见,反倒觉得先生是浪得虚名——战争才刚开始,军中出了点事,你就手无缚鸡之力了。唉,真是枉费了刘玄德一片苦心呀!”
诸葛亮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这时才松了口气,笑道:“都督所言差矣,区区这点小事,怎能难得倒我?这样吧,你给我三日时间,我定能造好十万支箭!”
“三日?”周瑜大吃一惊,“如今军情紧急,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呀!”
“我怎敢拿国家大事来开玩笑呢?我愿意立下军令状,倘若三日后交不出十万支箭,便由都督按军法处置!”
“好!”周瑜很高兴,遂忙吩附身旁的鲁肃道:“子敬,快取文房四宝来!”
“墨就不必拿来了,我身上正好有。”诸葛亮一边说着,一边从衣服里面掏出满满的一瓶墨汁来。周瑜见状,忍不住哈哈大笑:“区区一点墨水,先生跟我客气啥?”诸葛亮很淡定地说:“我自幼起便是如此,从不占别人便宜,哪怕是一分一亳。这是先天的习惯,没办法,还请都督成全!”周瑜道:“也罢,既是如此,那你便用自己的墨吧!”
少顷,鲁肃恭恭敬敬地将白纸、毛笔与砚台端到诸葛亮面前的桌上。诸葛亮将自己的墨汁倒入砚中,又提起毛笔蘸了一下,随即往纸上一字一句地写下军令状,写完后将其递与周瑜,接着转身离去。诸葛亮走后,周瑜对鲁肃说:“诸葛亮之智近于妖,如今居然像个白痴一样说要在三日内造好十万支箭,而且他还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莫非他聪明一世,糊涂一世?这样吧,你去打探打探,看看他打的是什么算盘!”
“遵命!”鲁肃于是转身离去。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鲁肃回来了,对周瑜说:“卧龙先生要我借他二十条船,每条船上浱军士三十人,各扎草人千余个,分布船舱两侧。说是这样便可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来。”周瑜听得一愣一愣的,不知诸葛亮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思考良久后,他恍然大悟,笑道:“诸葛亮想草船借箭,这招真是高呀,只可惜被我识破了!子敬,你可不要借他船,否则我的计划就泡汤了!”
“这⋯⋯”鲁肃眉头紧皱,很为难地说:“都督,我已答应要借他,人无信而不立呀!”
周瑜冷哼一声,道:“诸葛亮诡计多端,此人不除,对东吴有百害而无一利。凡事须以大局为重,失信又有何妨?”
“是!”鲁肃无奈,只好点头答应。
三天后,周瑜请诸葛亮到帐中,说:“三日期限已到,不知先生造好十万支箭否?”
诸葛亮嘴角微微上扬,答道:“启禀都督,三日内造十万箭,这简直是痴人说梦。我是人而非神,自然办不到,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什么?”尽管内心多么欢天喜地,周瑜表面上却故作恼怒,喝道:“大胆孔明,枉我对你信任万分,你居然敢违背我的命令,耽误军事。当日你已立下军令状,此刻我不得不将你依法处置。来人呀,把孔明拉下去斩了!”
“慢!”诸葛亮不慌不忙地说:“我什么时候立下军令状了,都督囗说无凭!”
“哈哈哈哈……”周瑜大笑道:“孔明,你想抵赖呀?没用的,我有人证物证在,你还是认了吧!”
“何为人证物证?”
“当日子敬在场,便是人证;而你立下的军令状,便是物证。”
“子敬是你的人,他说的话自然是顺你之意,因此算不得是人证!至于物证,你倒是拿出来给我看看呀。”
“好,你等着!”周瑜于是从袖中取出那张军令状来,打开一看,顿时亡魂失魄——这张纸居然是空白的!
原来,诸葛亮信不过鲁肃,为了以防万一,他刚开始就留了一手——那天诸葛亮立军令状用的墨水是特制的,写下的字过久会自动褪色。其原理是利用墨水的显色因子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墨水中的显色因子被改变时便会消色。如此一来,周瑜想陷害诸葛亮的计划便彻底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