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因为读书是一种传承。
幼时在农村长大,不是书香门第,仅是普通的农户人家。家里兄妹四人,兄为长,余下三个姑娘,我为老幺。没有见过爷爷,却听过他的轶事:爷爷因家贫不识字,却一直敬重书和读书的人。农闲时间,背个背篓,拿个小竹棍,在村口沿路,细细捡拾路边洒落的“字纸”,收拢回来整理整齐后烧掉。那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纸是极为罕见的奢侈之物,两面都写过字的“字纸”最终的归宿就是“厕纸”,爷爷觉得写了字的纸是神圣的,应该以同样圣洁的方式找到最终归宿。
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里的重担母亲一肩承担。母亲的生活经历如同电视剧《叶落归根》中的女主角一样困苦而心酸,是因为河南黄河泛滥,逃难来到陕西的。辛劳的日子,记忆中,夜半醒来,却常常看见母亲在灯下看书。其实母亲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看的也无非是小说一类,但是那样的场景却让我觉得读书是如此美好。
从我记事开始,我对于书,也是一种近乎病态的痴迷。记得当时,家里有许多书和连环画,是已经上师范的哥哥的藏书。应该不到6岁,我就读过了《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甚至于武侠类的《七剑下天山》,还有我觉得人名字比内容更难以记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等,许多字不认识,我都是连猜带蒙。至于《三国演义》,实在是语言过于生涩而放弃。而基本的启蒙,也是因为哥哥从我会说话起就教我背诵唐诗宋词,当时的《唐诗三百首》对我而言,信手拈来。现在想来,我和哥哥近20岁的年龄差距,哥哥是用心在熏陶我,想让我真的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家里的阁楼,需要木梯才能爬上去,有一次上楼帮父亲装麦子,意外发现了一大箱小人书,如获至宝,坐在那里就沉浸其中,一本接一本看。父亲以为我已经下来了,就把梯子撤掉了。直到光线逐渐变暗,完全不能阅读,我才发现已经暮色深沉。我站在阁楼上大声呼喊,母亲把我抱下来后不是安抚,而是一顿暴揍,因为家里人为了找我,已经跑遍了附近三村,连池塘都去看过了。小学三年级,刚开始学写作文,人生第一篇作文,写的是《张良庙游》,洋洋散散近四页,当时的语文老师愤怒至极,在作文本上红笔大书“哪里抄来的”,叫来了家长,母亲很淡定:“没有抄,我娃自己写的,我看见的!”
是的,当时的我,已经可以熟练的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对阅读的热爱有增无减,上学途中,常常会突然停下来,因为路边有一本破书或者有一页书的烂纸片,兴奋的捡起来,一路走一路一路低头阅读。这个习惯,被现在已经60多岁的小学语文老师做为范本讲给每一批他教过的孩子,而我是最近回老家才知道自己如此“有名”。
小伙伴们游戏的时候都不愿意要我,抓子儿、打沙包、踢毽子,没有人愿意要我,跳皮筋时,我只能是绷皮筋的那个人,不过也好,我就可以一边帮她们绷皮筋一边看书。不过,在另外一个时候我特别受欢迎:每次到考试前,五六年级的哥哥姐姐都会各种讨好我,让我一口气帮她们写两三篇作文,她们自己揣着,考试的时候拿出来抄,命中率极高。我也因为这样,平时第一次吃到了蓼花糖,记忆如此深刻,也深切地暴露了我吃货的本色。
或许是血脉里这种对知识的信仰,虽然艰苦,我们兄妹四人全部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这在当时的农村,是极为少见的。我感恩于我的父母,他们的坚持让我能够有安定的工作、有能力购买更多的书籍,继续学习、继续阅读。
为什么读书?读书是一种习惯。
忙碌的工作、紧张的生活节奏、严重欠缺的睡眠,一度让我没有时间拾起书本,我的阅读也仅仅限于枯燥的专业书,我与其他书籍似乎渐渐疏远了。
感恩那些让我重新拾起书本的人:在那段我人生的痛苦时光,我一度看不到光明与未来,在我身边的,除了我的亲人、爱人、我的挚友,就是书!重新阅读的感觉真好!读书让人忘却烦恼,让人不至于虚度光阴!
读书的习惯保留至今,我的阅读范围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更倾向于历史类的书籍,甚至于有全套的《马未都说收藏》。之前读过的《百年孤独》重新再读,为了帮助孩子阅读,我另附一页纸,手绘了人物关系图。可能是因为人到中年,许多之前读过的书,又如同老牛反刍,重新再读,感觉却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转眼间,儿子渐渐长大,每年他的生日,我们都会买一套书送给他。他的屋子,也有半面墙的书架。我们希望他能够保持阅读的习惯。
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亦没有颜如玉,我们之所以读书,是因为阅读是一种传承、是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