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庆龙《自体心理学导论》课上到第六课。我觉得上这门课最爽的一点是,尝试从自体心理学角度搞懂人心理是怎么一回事,看人、尤其是看自己又多了一副透镜。
突然想起“见山、见水、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怎么理解这几个词?见山也许是见世界的厚重与不变;见水是世界的无形和流动,见天地是天地格局之大,见众生是从心理学角度看,见识过各种人,了解不同人格特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见众生自己可以作为镜子,见自己用什么,怎么办?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跑题了,再扯回来讲主题:自体心理学视角的病理是自体客体体验的缺乏而形式的自体-保护,进而导致了自体-发展和实现的障碍。
自体病理=(自体脆弱+自体保护)--进一步妨碍自体发展和实现。
这与经典精神分析形成了对照,其认为精神病理是内心冲突的结果。这导致自体心理学的治疗重点是自体发展,而不是经典精神分析的冲突解决。印象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卡伦·霍尼还是用的内心冲突的逻辑,即使用社会趋向取代了弗洛伊德生物趋向。
自体病理的一个例子:比如一个人是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不由自主的去呼应别人,他不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想法、需要,他不喜欢“站在舞台上”。但是他越是这样做,别人就在潜意识里嗅出了他的这种“我不值得别人重视”的气味,越觉得他没有需要被尊重。他越是讨好,就越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别人就对他越忽视。
上着上着课,我就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第一任心理咨询师老肖,去搜她的简历,看她是不是自体心理学导向的咨询师。不得不说,咨询25次,尤其是咨询的前15次,她总是在听我讲,似乎她没做什么。
但每次咨询结束,我都有一种身心轻快的感觉。想在想来,咨询师给我的,从自体心理学角度看,就是“共情浸泡”,就是“自体客体体验”,就是“自体的加强”。
在喜马拉雅上听理财课,或者电脑屏保上常被切入带着“入门简单、工作轻松、收入不菲”之类意思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广告,看的笑掉大牙。切入人的心灵的复杂工程,能这么简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