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中提出,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当脚踏实地,精准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精髓要义,真正找准“角度”,从全方位、各方面扎实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确保改革开放事业底气坚实、动力强劲、前景光明。
找准“方向角度”,以“基础视角”压实全面深化改革“基本面”。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深改”进程中,党的领导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是“深改”的前进方向和生长基础,唯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深改巨轮”方向不偏、航道不移、行稳致远。站在“深改”的浪潮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找准党的旗帜方向,夯实信仰之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铸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在深学细悟中充分认识到改革为什么改、往哪里改、怎么改。坚持在学思践悟中锐化头脑、磨练意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找准“受众角度”,以“精准视角”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关键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目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区”,民生领域存在的矛盾问题更加突出,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深刻领悟这一重要理念,明确改革“为了谁”,找准改革的“受众点”和“关键面”,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忧之,吾必念之;群众盼之,吾必行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冲在服务群众第一线。要从基层中找答案,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着力关注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方面的需求,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人民有所盼、改革有所指。
找准“成效角度”,以“实践视角”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准确面”。“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改革的方向行不行、举措实不实、成效好不好,关键是看人民群众幸不幸福、满不满意。只有造福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试金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践行初心使命、推进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立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一方面要定期开展工作回头看行动,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调研、电话回访的形式多听听群众的评价,从老百姓的口碑中检验改革的成效;另一方面,针对改革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短板弱项、要从关键环节入手,以“滴水穿石”的恒心和“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毅力,努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改革托举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