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1《可复制的领导力2》第四章 激发善意,唤醒内在动力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德鲁克告诉我们的答案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他人的善意。

什么是善意?  我以为是激发员工的良知,善的行为等等。 其实并不全面。

今天读完这一章,我明白了,原来最大的善意,我们可以称之为“美德背后的美德”,应该是:

剔除员工僵硬的固定型思维,培养成长型思维,让其终身成长

恍然大悟啊。 这就是授人以“渔”啊。

直接给员工钱,并不是给员工的善意。   让员工成长,终身成长,才是最好的公司。

总结:

所有美德,背后都有一套成熟积极的成长型思维;

所有恶性价值观,背后都潜藏着一种固定型思维。   这是善与恶最本质的分界线

分析固定型思维的人,他们有共同特点:

1)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可以被度量和被限制的,坚持与他人比较做出评价;2)急切地要证明自己,“我终于做到了”的成就感。

分析成长型思维的人,他们的特点是:

1)心态永远是积极正向的, 不在意一时一地的得与失,更为关注促进自我成长的因素。

2)很少主动与其他比较,而是向内认知自己,吾日三省吾身, 有一个共同美德:谦虚。比如著名高尔夫球手“老虎”伍兹;比如乔丹改行棒球运动员。他们知道,自我成长是没有极限的。

3)明白逆境的背后就是成长。身处低谷中时的不屈不挠。比如成功前的稻圣和夫与松下的故事。

总结: 领导者要培养员工的成长型思维和终身成长的心态,进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奋斗欲望”。

终身成长,是员工与企业的双赢。企业带给员工最大的价值,并不是高薪和高福利,而是让员工升值,让员工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另外,要认识到,刚性制度是组织发展的巨大阻碍,避免“格雷欣现象”,即劣币驱逐良币。

要让所有人在极其受约束的条件下工作? 还是通过更放松的方式去释放员工的善意,更主动地工作? 当然要选后者。

领导力可以理解为与员工互动的能力。前提,给予员工信任,就如网飞公司一样。

一个人的成长, 体现在四个方面: 能力、心态、眼界、思维, 每一个都很重要。

重新理解KPI绩效考核的作用,要明白我们现在处在“疯狂世界”中,优秀的员工不是考出来的,是生长出来的。

要共建“超级球队”,实现组织透明化。透明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要求一个组织: 运营透明化,培养大家的批判思维。

共赢的方式: 让员工追求符合心意的前途,公司寻找更合适的人才!

It's not personal. It's just business.   与个人恩怨无关,这只是生意而已。

今日读书笔记关键词: 善意、共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次拆书章节:激发他人的善意,唤醒员工内在的动力 本章节作者主要讲解了,管理的本质,激发他们的善意中对善意的定义,...
    Andy的故事阅读 646评论 0 1
  • 孔子追求吾道一以贯之;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追求一呢?在我看来,这个一叫做美...
    遇见张小溪阅读 3,506评论 0 3
  • 听樊登老师《可复制领导力》直播专场有感 —助力做好个人规划 很荣幸能听到樊登老师2020年12月29日跨年直播。...
    liona1108阅读 752评论 0 1
  • 老子能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愿意追求一呢? 在我看来,这个应该叫做美德背后的美德,究...
    来迟SapereAude阅读 334评论 0 0
  • 1.你的言行对孩子有深远的影响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门课程,我们给课程的题目叫做对孩子好一点。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题目呢...
    hello吴静静阅读 1,4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