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物”的意思,古往今来有许多解读,而我比较喜欢三七先生的这一段解释:
格,木各也,木四立而中空为格,可间断,可封闭,可令物井然有序。
于思维中对事理建立井然有序的逻辑秩序,形成自我的思想认识体系,足以自圆其说不相矛盾,此形下之格物也。格格不入即是各自封闭相互间断不相往来的自闭状态,也即各自保持自己的独立状态与外界隔绝。思想家往往如此,常人更是难出此格。
物,即自我执着之外的一切外界存在。格物,意在自我与外物的对立中重建不相矛盾的统一秩序。所谓自他不二,物我同元,此形上之格物也。唯觉者能出此格,出格即是入不二法门。知物我不二即是自知,即是知物,即是觉醒。故云:致知在格物。
知致而后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所谓极乐世界庄严国土者,物随心转也。
“格物”不是“隔”物。对外在之物,它就在那,你不用隔,它是它你是你,本来就互不干扰。而对内在之物(即幻相,现代称之为投影、映射),你也隔离不了,你看到、想到它的时候,它就已经跟心在一起了,隔离不了,但是可以“格”它,即在意识上恢复各自的次序,它是它,我是我,互不干扰。由此可见古人用这个“格”字真是微妙!
世界的本原只是个一,只是儒释道三教各自表达方式不一样,仁、性、空、无、太极、或者万物一体、物我同元,等等,要体悟到这一点需要有个过程,这就是《大学》里强调的“知所先后则近道已”,然后还提供了一条大道,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外而内,再自内而外。格物只是个阶段方法,是为了“致知”而并非终极目标,“知至”了格物这一关就是成功了。
格物虽然不是“隔”物,但是也离不开“隔”物。我们只有从形而下的格物——隔离外物,才能由外返内,专注观照自己的身心,达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进而实现形而上的格物,才能够“致知”。后人觉得王阳明对着竹子格了几天几夜,企图穷尽物理却失败了,以为是错了没有意义,但是,如果没有经过那次外部实践经历,他能返回内心观照而悟道吗?
我们普通人,先做到“隔”物,也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了,正所谓“世上本无烦恼,庸人自扰之”。比如,现在环境污染、天气异常、交通阻塞、人心叵测、诚信缺失,食品安全问题堪忧,等等的社会问题,在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的时候,只能先隔离它们,不要将那些不良信息带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我们才能专注地过日子,不断提升自己,积蓄足够的能量之后再谋求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