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传统文化必然绕过“儒释道”,三家学说发源不同,却在中国土壤里发酵酝酿,特别是在两宋时期逐渐融合借鉴,形成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世界。
儒家学说讲究“看重”,是“经世致用”的学说,注重对现实世界的改造,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对整个人生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论语》中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道家学说讲究“看淡”,主张“清静无为”,这里所说的“无为”个人认为应该是不强为、不乱为,因为道家学说很多时候都在强调“道法自然”,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尊重规律,敬畏自然。道家学说难能可贵的是有着朴素的辩证思想,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所以,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释家即佛家学说讲究“看空”,是一种“彼岸”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因果循环,前世的因导致今世的果,所谓“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所以,在佛学中我们常见“渡”、“苦海”、“岸”等比喻。佛学重视现实世界,但相比之下更重视宗教世界观中所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劝导人向善修为,跳出轮回,往生极乐。佛教文化在我国中原流传过程中,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形成了独特的禅宗分支,更加重视对内心世界的改造,不论是“风动”、“幡动”与“心动”的争论,还是“勿使惹尘埃”与 “何处惹尘埃”的相形见绌,都可以看到佛教思想向内的关注,所谓“万法皆空”,最终要“明心见性”。
我们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不能全盘接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我们学习儒家学说就要避免人伦纲常、克己复礼的因循守旧,学习道家学说就要避免故弄玄虚、坐而论道的虚无主义,学习佛家学说就要避免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消极思想。
有人说,人生的几个阶段好像对应这三个学说,青年时期像儒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中年时期像道家,淡泊名利、看淡得失;老年时期像佛家,看透放下、自在随缘。
也有人说,对待工作要用儒家的态度,对待功利要用道家的态度,对待苦难要用佛家的态度。
总之,我们需要兼容并包的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用它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好地为人为事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