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狗


      是一个爱狗的人,我家也养了一条小白狗,卖家说它是一只比熊犬,第一次看见它毛茸茸的白色长毛里,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确实像一只小白熊。它外形可爱,性格也很古灵精怪,每次我下班回家打开家门,便会看见它蹲在门前朝我使劲作揖,一边作揖一边朝天狂吠,好像在说“你怎么才回来啊……”狂吠完毕,接着就会在家里用它那敏捷的小短腿,使劲跑来跑去好一会儿撒欢儿,从客厅跑到厨房,再从厨房跑到卧室,又好像在表达着它高兴地心情。

      城里很多人家都养狗,各种品种的狗,在小区里我就见到过很多品种;有憨厚的拉布拉多,活泼的泰迪狗,颜值担当的萨摩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哈士奇,也有人养小土狗,小区里人家养的狗,都在家里当宠物圈养,狗的脾气也比较温顺黏人,对人也没有戒备心。农村养狗多用来看家护院,它们既没有可爱的外表,又不温顺,还时常会疯狂般的咆哮,但是他们对主人很忠诚,也是看家护院的一把好手。古人诗云:“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自古以来,让人觉得狗应该是忠诚的象征,人类的好友。只是我始终不解,为何有“走狗”这一贬义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坐在书桌前随意翻阅,看到了这样的解释,南宋宁宗时,宰相韩侂胄和一位友人在自己的南园里散步,这位友人欣赏着园子里的美丽景色而感叹道“美中不足,南园状尽田园景色,稀缺犬吠。”顷刻,园内便传来“汪汪汪”的狗叫声,原来是临安知府在学狗叫。宰相非常高兴,后来提拔这位知府为工部侍郎。但世人讥笑他是“狗叫侍郎”。但在文学史上,“走狗”一词,还用来比喻甘愿做他人的门生。郑板桥曾给自己刻过一枚“徐青藤门下走狗”图章。这个提法即意味着对先辈的尊敬和推崇,也有自谦的意思。齐白石曾作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老人不仅想做徐渭的“走狗”,还带上还带上吴昌硕和徐耷两位大家,要轮值于三家门下。

      看了这么多解释,终于明白了这个词,“走狗”一词并非是说狗有这个特性,用在人身上,反映的是一个人道德的沦丧,诚信正义的缺位,打造一个风清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