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八吃八不吃”是根据季节特点和养生需求总结的饮食建议,具体是:
八吃:
1、吃桃子:性温,补虚防燥,富含铁元素,适合女性补气血、缓解秋乏。
2、吃葡萄:补气血,抗氧化成分丰富,可鲜食或榨汁,搭配枸杞泡水效果更佳。
3、吃石榴:富含VC和多酚,养颜抗衰,促进血液循环,酸甜开胃,可改善气色。
4、吃梨:清热生津,缓解秋燥引起的咳嗽、喉咙干、皮肤干燥等问题,可直接啃或炖冰糖雪梨汤。
5、吃橙子:酸甜多汁,补充VC,增强免疫力,开胃提神,适合熬夜人群。
6、吃莲藕:生藕清热,熟藕温补,可凉拌或做莲藕排骨汤,润燥养胃。
7、吃山药:黏液蛋白护胃黏膜,可蒸、煮、炖,搭配红枣、桂圆,秋日进补不燥热。
8、吃茭白:性凉,利尿通湿,适合立秋后湿热未散时食用,可搭配肉丝清炒或做汤。
八不吃:
1、少吃芒果:热带水果,湿热属性强,易上火生湿,引发口腔溃疡、喉咙黏腻,体质偏湿者应少吃或不吃。
2、不吃西瓜:立秋后西瓜性寒,多吃伤脾阳,尤其冰镇西瓜会增加寒气,影响脾胃功能。
3、少吃螃蟹:蟹肉性寒,搭配姜醋汁可中和,但体质虚寒、肠胃弱的人应少吃,避免腹痛。
4、不吃桂圆:温性大,秋季干燥时吃多易生湿热,舌苔厚,肠胃不好的人最好尽量不吃。
5、少吃辛辣:秋燥易口干舌燥,食用过多辣味会加重身体燥热,刺激肠胃,损伤脾胃。
6、不吃丝瓜:立秋后丝瓜开始变老,纤维化,不易咀嚼,营养下降,口感不佳。
7、少吃韭菜:秋季天气干燥,身体虚火旺盛,韭菜味辛甘,吃多易生内热。
8、不吃苦瓜:性寒凉,适合夏季清热,秋季多食易损伤阳气,加重体内寒湿。
天气渐凉,饮食宜清淡温和,避免油腻、生冷、过甜过咸。
早睡早起,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
傍晚快走,后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