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我追随着余秋雨先生的步伐,去寻阳关了,去寻那大漠茫茫,去寻那胡笳声声,去寻那扑面而来的沉重气息了。行至边塞,遇见阳关。
我是在当年先生下榻的那个县城下车的,我想走一走先生走过的路。天气有些冷,还飘着些许雪花,天上白茫茫一片,从着脚点望去,大漠了无生机,四周静的没有一点声音,可能是因为下雪的缘故吧。地展展的,似乎永远也走不到边,蓦地,一只乌鸦从高空飞过,形单影只,身影也略显落寞。最凛冽的风在西北,就是那掠过大漠的风,带着冰冷,携着风沙,夹杂着雪花,扑面吹来,无情地打在脸上,吹地人皮肤生疼,或许这就是人们口中的悲凉吧。
走了许久,才看到那些凹凸不平的沙堆,那或许就是先生说的坟堆了吧,千百年前的那一场场战乱,一个个无辜的身躯倒下,在千百年后化成一座座沙堆,没有人为他们立碑,也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只是或许会在那一个个沙堆前,默默哀叹。
雪停了,地面上的白茫茫不一会就消失了,面前又是漫漫黄沙。我在这一大片一大片的黄沙中茫然前行,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用说什么,悲伤之感就出来了。
终于走到了那块石前,上面上朱色刻着四个大字——阳关古址。同时,我也找到了那个土墩。那是一个塌了烽火台,站在上面能看到四周的景,与在地上站着看景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这应该就是视觉艺术了。在远处,有一座小亭,周围长着柳树,这就是王维送走元二的地方了吧。这里也陈刚中,苏辙,寇准,米友仁与好友离别的地方,春日亭旁的柳枝被送别的友人折了又折,却依然青翠。
站在大漠上,耳边似乎响起了悠悠的古琴曲,沙土似乎在低声吟唱那首有名的《阳关三叠》,不禁有些凄凉。
在那个冬天,我行至西北,遇见茫茫阳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