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二十九的晚上,休息之前,我跟母亲说:明天你不用那么早起来,不懂天气会怎么样,那些菜啊什么的,等我们起来了再弄。
母亲答应了:我知道,我不会很早起床的。
第二天一早,我刚起床下楼,上WC,看到浴室的衣服已经全部不在了,不用想应该是母亲一早已经去洗了衣服了。我问她:怎么那么早就洗衣服了?
母亲:我想着没有什么事情啊,我就洗了。
我沉默了,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厨房里蒸饭的炉火烧的很旺盛,母亲上楼找衣架子晒衣服去了。
等她下楼之后,看到她又炒菜去了。吃过早饭大家在家门口休息的片刻,便看到她在洗碗了。
我走过去示意要帮忙,她一阵推脱:别了,免得把你的衣服弄脏了。
我问她:你会不会觉得累?我看你一刻都不停歇。
母亲很轻松说道:大家不都是这样吗?哪里有累不累这个说法呢?
我很认真的跟她说:记得明天的衣服,就放在那里,等我起来了再洗。
母亲仍然答应的很爽快,完了不忘跟我说道:对了,等会你有空帮我贴对联!
我突然觉得有点心酸,什么叫帮呢?
除夕的饭菜肯定是一年中最丰盛,最隆重的,为此,母亲没有少费精力。又是杀鸡,杀鱼,酿豆腐,炒鱿鱼,煲汤等等,母亲忙的不亦乐乎,期间我能帮上忙的也不多,大多也只是做些辅助性的活了。
吃饭的时候看着满桌子的菜,想起母亲一整天几乎没有休息,又是弄这弄那的,心里涌动过一丝丝难言的心疼。
这么难得的假期,回来家里是最轻松自由的,但是在自由的舒适区里,是母亲在默默的,毫无保留的付出着一切。
觉得我们在外面伙食不可能很好,几乎是变着戏法的做好吃的,听到我们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2)
我回到家的时候,几乎都很少有机会做饭。倒不是说我不愿意做,是轮不上我做饭。
想着母亲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中午的时候,我特地提前做饭,考虑到回来的这些日子都是大鱼大肉,于是我煲了粥以求清淡些。
中午的时候母亲在餐桌前一阵夸我:唉,老三弄的粥真不错啊,我都已经很少喝粥了,觉得今天的还可以,吃清淡些,总不该天天都是肉。
想想其实我只不过用了一点时间煲粥,母亲已经满足成这样,也许,像中午不用她做饭的机会不多吧?毕竟,母亲对那种一刻不停歇的生活已经习惯了的。
我突然觉得有点悲哀,又有点难过。母亲长年累月这样的忙不停,她的身体吃的消吗?
想想,你什么时候开始懂你父母的不容易?
他们是否也如我的母亲一样,为了让你的休假生活舒适,忙前又忙后,一刻都不停歇?
过年放假回家,找同学聊个天南海北,探望许久未见的朋友显得情真意切,而你是否有时间停歇下来,陪陪他们,你的父母?懂他们的不容易?
突然脑海里闪现过一首歌《常回家看看》里的歌词: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是啊,常回家看看吧,有空多陪陪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