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上百元一斤,30元仅买了10颗,贵到不舍。一条活鲤鱼将近两斤,12块钱不到,便宜得很。春三月,樱桃红,当然这不是小时候夏天里从树上一撸一茶缸的那种,因此色相诱人,价格惊人。但我以为还是地产低廉、肉少皮薄的小樱桃更有味儿,更接地气儿。
这些年,进口(含台湾)果蔬已屡见不鲜。在我吃过见过的水果中,堪称果中望族的也就是车厘子啦。车厘子原产欧洲等地,故称欧洲甜樱桃,后盛产于美国、加拿大等地,又称美国西北大樱桃,我们这些年通称“美国大樱桃”。中国近年也引进种植,山东烟台的同学每年春季都应季晒图,我想当地应该是国内主产区之一。我看到的大樱桃最高标价好像是160元/斤,在高端超市的国外精品区,坊间集市上也见过低至30~40元/斤的,大概是在即将过季的时节。
味美名噪的大樱桃,经常成为西式甜点、轻奢料理的标配。考究的搭衬,精致的摆装,整颗或者去核剖开的大樱桃嵌缀其间,姿态雍雅,色彩靓丽,让人食欲大增,品味飙升。如此身骄肉贵又登堂入室,大樱桃似与大众水果格格不入,那些买得多吃得欢的小众与远观慎选、却步兴叹的老百姓,就有了情绪分蘖、消费分层,把世间尊卑和物欲强弱映刻得透彻分明。此刻,大樱桃成了归类贵庶的标尺,丈量得冰冷又真切。
不开玩笑,如果你不是时常享用大樱桃的那群人,我就跟你接着唠,否则请返回上一层去品读其它篇章。昂贵的水果可以不吃或少吃,咱中国人可以不见猪跑(事实上现在乡村都少见),却长期离不开猪肉。猪年肉价涨,翻着番儿涨,现在回落下来仍是前期低谷时的2~2.5倍。从菜价、肉价,什么蒜你狠,姜你军,再到就医、上学、住房三座大山,物价永远是平民百姓心头的隐痛,也是购买时难逃的尴尬。本来衣食住行中的出行成本也与生活休戚相关,打去年起车市就持续低萎,近期油价又频频下调,重回“5元”时代,这种刚需饱和与油价跌势叠加,矛盾冲突明显淡化。可是,“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双刃剑道理稍有点儿经济学头脑的人都懂,等到经济企稳,车市行情和油价看涨,出行成本又会迅速窜升。
市场经济下飞速运转的经济社会,疾促着生活的节奏,加快了时代的脉动。高悬的欲望枷锁和消费利剑,让老百姓为日子生计绸缪盘算、忙碌奔波,既然物价不降,那就只有开源节流,增收节支。长此以往,那些人心不古、利益至上的观念和行动一度甚嚣尘上,见利忘义、人情淡薄的乱象几成风尚,刚直的人们趟着污泥浊水前行,艰难地维系着独善其身。当下人际交往市场化、情感交互商品化的趋势只是市场经济特定发展阶段的副产品,切不可视如洪水猛兽,斥若遗害流毒。还是要看大势看主流,比如重压之下激活的创意、创造、创兴、创举,比如奋斗之中斩获的富足、充足、满足、知足。
若不是疫情爆发,世界和中国仍会继续在快车道驰骋,尽管全球经济发展疲软、增速放缓,人类对超凡科技和美好生活的孜孜以求从不停歇。一味追求快节奏催生出快餐、快递、快捷支付等等,以及“快餐式”的消费文化,就连热点新闻都是标语式快评式报道,生怕被别人抢了新鲜,拔了头筹。慢慢被裹挟着习惯了短语、短句、短篇、短信、短评,虽不情愿却不得已乐享其中。所以,微信群、朋友圈里推送的那些至情长文和深度好文,发者劳心,阅者费神。人们自此极致地学用了一目十行,浮躁到就连群里每天早上有人发布的集天气(含空气质量)预报、纪念日与穿搭提醒、情绪与态度寄语为一体的十几行字都懒得细看。别问说谁?是我也是你!
迫于疫情,行动的快节奏慢了下来,内心的焦虑依然在全力地控减中不安躁动,念叨着宁静致远,却止不住远虑近忧,似无形的穹幕遮敝,看不见云淡风轻。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灾难过去一切如常的日子里,假如可以参照眼下舒缓闲适生活2-2.5倍速的节奏把握生活,然后将当下的心浮气躁以3-5倍的清水稀释后勾兑情绪,我想应是不错的改观。以上只是目标愿望,至于具体步骤措施,因人而异,成败无虞。呵呵,还没想好,也不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