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分寸歌
足太阳是膀胱经,目内眦角始睛明,
眉头头中攒竹取,眉冲直上旁神庭,
曲差入发五寸际,神庭旁开寸五分,
五处旁开亦寸半,细算却与上星平,
承光通天络却穴,相去寸五调匀看,
玉枕挟脑一寸三,入发三寸枕骨取,
天柱项后发际中,大筋外廉陷中陷,
睛明: 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驱风清热明目,实症配合谷风池,虚症配肝俞光明治療眼睛疾病; 配童子髎治外斜视,配合谷或太冲治疗内斜视;也治療急性腰扭傷
攢竹: 清热明目疏风解表活血通络;配合谷风池治疗迎风流泪,配上星太陽耳尖治療火眼,常用點刺也可以向魚腰透刺
眉冲 攒竹直上入发0.5,或曰:眉冲位于曲差和前正中线中点
曲差 入发0.5旁开1.5
五处 入发1.0 旁开1.5
承光 入发2.5 旁开1.5
通天 入发4.0 旁开1.5 通鼻窍
络却 入发5.5旁开1.5 眩晕,耳鸣,青盲内障,鼻塞,口㖞,癫狂
玉枕 旁开1.3
天柱 旁开1.3;疏风清热通络治疗头痛肩背疼,感冒以后的头痛眩晕鼻塞项背强几几,目赤肿痛目视不明;细风宁神治疗神志疾患,癫狂痫,偏瘫,常配足临泣;
自此夹脊开寸五,第一大杼二风门,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督六椎下治,
膈七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
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俞在十五椎,
大肠十六椎之下,十七关元俞穴推,
小肠十八胱十九,中膂俞穴二十椎,
白环廿一椎下当,以上诸穴可推详,
大杼:骨会,疏风通络宣肺解表強筋壯骨;头痛项强肩背痛感冒发热咳嗽哮喘;闪罐刺络治疗颈椎病,补钙可以温灸,45以上不可吃钙片,可以配合華佗夾脊穴; 或者配合懸鐘溫灸,另外點刺治麥粒腫
風門:针疏散风寒发汗解表,艾疏风清热,常用来治疗感冒,配大椎合谷治疗流行性感冒;配肺俞孔最治疗咳嗽胸痛;配风池血海治疗寻麻疹;配合谷血海列缺治療瘙癢; 也可以典氟消毒 酒精消毒,梅花鍼然後視病人情況拔罐或者溫灸
肺俞:咳嗽气喘;三伏艾;皮肤病;配膏肓三陰交復溜治療骨蒸潮熱盜汗
厥阴俞
心俞 心悸失眠抑郁; 盗汗
督俞
膈俞 捏脊提背治疗呃逆;降逆平喘;活血化淤治疗冠心病血淤咳血;配足三里三陰交 補氣補血; 配曲池合谷三阴交治疗皮肤病;
胰俞
肝俞 胆囊疾病,肝腧有条索状物
胆俞
脾俞
胃俞
肾俞 补益肾阴肾阳,哮喘,腰痛,温和艾,隔姜艾隔附子饼艾闪罐等补法,
气海俞 大小便不利,腰痛,
大肠俞 舒筋活络壮腰健腿,配腰阳关至阳治疗腰腿痛;通调二便,配上巨虚治疗便秘配承山痔疮,配天枢足三里治疗腹泻疟疾,挑刺治疗痔疮,也治疗小便不利;治疗下肢痉鸾
关元俞 腰五
小肠俞 平第一骶后孔,
膀胱俞 平第二骶后孔,小便不利癃闭,可配中极;也可以治疗便秘泄泻;清利下焦实热;壮腰健腿,腰肌強痛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常配委中风市
中膂俞 平第三骶后孔,腰腿痛 疝气
白环俞 平第四骶后孔,同上
更有上次中下髎,一二三四骶后孔,
会阳阴尾尻骨旁,背部二行诸穴详,
又从臀下横纹取,承扶居下陷中央,
殷门扶下方六寸,浮郗委阳上一寸,
委阳腘外两筋乡,委中穴在腘纹中,
承扶 到委中14寸
委陽:三焦下合穴,舒筋活絡止痛,清熱化濕和中降逆,刮痧點刺,血流到腳可以,虛弱病人可採用針刺或者拔火罐
委中:又名穴郗,膀胱經下合穴,點刺治療急性腰扭傷,腹瀉,涼血善於治療血分之熱
背部三行再细详,又从脊上开三寸,
第二椎下为附分,三椎魄户四膏肓,
第五椎下神堂尊,第六譩譆膈关七,
第九魂门阳纲十,十一意舍之穴存,
十二胃仓穴已分,十三肓门端正在,
十四志室不须论,十九胞肓廿一秩边,
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腎,魂神意魄志
膏肓:補虛固氣養陰清熱安神化痰,配大椎肺兪復溜治療,也是三伏灸的另外肺兪風門,也可以點刺治療乳癰和麥粒腫,陰虛的病人閃罐治療咳嗽
秩邊:痔瘡病患可能在大腸兪和秩邊上有反應,挑刺
委中下二寻合阳,承筋合阳之下取,
穴在踹肠之中央,承山踹下分肉间,
外踝七寸上飞扬,跗阳外踝上三寸,
昆仑后跟陷中央,仆参跟下脚边上,
申脉踝下五分张,金门申前墟后取,
京骨外侧骨际量,束骨本节后肉际,
通谷节前陷中强,至阴却在小指侧,
痔疾,便秘,轉筋,不能久立,腎絞痛
飛揚:絡穴,頭痛,目眩,鼻,神志,腰背痛,腿軟無力,急性腰扭傷取健側,
昆侖:清熱鎮靜,醒腦開竅,舒筋活絡,催產,老者腎虛的足跟痛,可以昆侖透太溪,也治療小兒抽搐驚風
金门: 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至阴 可以矫正胎位
膀胱經 治療筋的四個穴位:肝輸承山昆侖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是動則病衝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顖項痛,目黃,淚出,鼽衂,項背腰尻膕踹腳皆痛,小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上結於踝,邪上結於膝;其下循足外側,結於踵,上循跟,結於膕;其別者,結於踹外上膕中內廉,與膕中并上結於臀,上挾脊上項;其支者,別入結於舌本;其直者,結於枕骨,上頭下顏結於鼻;其支者,為目上網,下結於頄;其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結於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於頄。其病小指支跟腫痛,膕攣,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治在燔針刧刺,以之為數,以痛為輸,名曰仲春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