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常自以为是地用一个方法来鼓励孩子进步,那就是“比较”。殊不知,比较是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比较是一个负担会打乱原有学习的节奏
女儿幼儿园在疫情的时候留了一个作业,每天将跳绳的视频发到平台上,并且要标注,跳了多少个。因为这个作业,我们每天到室外坚持练习,跳绳的数字,每天都在增长着,从10个到17个到23个,到昨天的34个,有了很大的变化,她自己也非常欣喜。
可是我们昨天在上传的时候,好奇地看了一下其他小朋友的跳绳视频,有的小朋友可以一口气跳500个,就像一二年级的孩子一样,跳得非常熟练自如。
要强的女儿也想追赶上他们,于是昨天晚上又下楼开始练习。但昨天晚上的练习就不尽如人意。我猜想她可能是累了,今天我们又下来练习,这个时候我会发现她原有的节奏和规律都被打乱了,多次被绳子绊到,最多一次就能跳十二三个。
她自己也很苦恼,一遍又一遍的尝试,她要走到小公园中,其他的设备前去询问。
她说水泥水泥,你说我能跳上600个绳吗?
她问秋千,秋千秋千,你说我能跳上600个绳吗?
……
因为跳最多的孩子跳了500个,她很着急做那个最多的。但是不得其法,甚至在退步,实在让人焦虑。
因为疫情,我们两天没有下楼,也忘记了和别的同学的差距。今天她又可以自如、享受、按照自己的节奏跳绳了。
2.自卑产生于比较中
一个人天生是不会自卑的,但是在评价与指责中不断形成。
自然中的树木有高有矮,有常绿有落叶,有繁茂有稀疏,可它们都向着天空的方向生长,没有比较,没有自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是独一无二的,起点也不同,和别人比较徒增烦恼,只要和昨天的自己比较就可以。
引导孩子和自己比较,用小成就促进大进步,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