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潘粤明,但不喜欢他在《逆流而上的你》里的这一段对白。
特别是在读完《局外人》之后。
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
这是《局外人》的开篇第一句。
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不在他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处以死刑。
这是加缪用一句话概括的《局外人》。
1.做一个不撒谎的人,做不到的
撒谎不仅仅是说假话,事实上,特别是当我们说的不仅是真相的时候,我们就在撒谎。
在加缪看来,部分的真相=谎言。
人在心灵层面上,说出的内容比内心感受到的更多,就是撒谎。
为了让生活简单一点,我们每天都这么做。
《局外人》的主角默尔索因为拒绝撒谎。
杀了人,你后悔吗?
面对法官的质询,默尔索还是没有撒谎,他说自己与其说是后悔,不如说是厌烦。
他只是厌烦了从监狱到死亡这一段无休无止的质问、怀疑。
人生如果是一场局,从生到死之间充满着欲望,有人忙着入局,有人想着破局,有人被丢出局,求名求利,求生求荣,而有些人被迫或者自愿选择成为局外人。
局外人在某些时刻、某些局面,愿意正视自己的想法,不愿意随波逐流。
生和死是欲望,默尔索无视了求生的欲望,也没有刻意求死,他只是一个赤裸裸的真实的人。
2.做一个赤裸裸的人,有多难啊
第一遍看《局外人》的时候,感觉默尔索是一个游走在社会边缘的,被社会所抛弃的人。
再次读的时候发现,默尔索只是一个可怜的、赤裸裸的人。
他不愿意自己的世界里存在一丝阴影,他对这个世界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他追求绝对的”绝对“和”真实“。
《局外人》讲述的是一个毫无英雄主义的自命不凡、只是愿意为真实赴死的男人的故事。
加缪曾说过:
我想要塑造的主人公,是我们的救世主该有的唯一的模样。
一个艺术家绝对有权利对自己创造的角色心怀一种稍显讽刺的情感。
是的,讽刺。
3.做一个不荒谬的人,想的美啊
某天早上,要起床上班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我意识到,这个在挣扎着要起床的人就是我,那一刻就像是灵魂出窍,这就是我,看到了自己,我又想问:我又是谁呢,这个挣扎着的、想要爬起来的人到底在做什么呢。
加缪说:确认生命中的荒谬感绝不可能是一个终点,而恰恰是一个开始。
当一个人意识到生命存在荒谬感的时候,他和世界的融合就存在了裂痕。
存在裂痕的时候,有人用泪痕缝补,有人用辛苦掩饰,有人当做若无其事,有人不敢直视……
而默尔索,袒露出伤口。
而我,只敢在这本书的间隙之间写写心底翻涌不止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