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参加了财籽的线下谈判课,两天下来,多少有些启发与收获;
现在,就简单梳理下两天课程后,给我留下的印象,作个简要的记录与摘要,方便后续回顾。
需求不到,价值无用
[if !supportLists]第一天,[endif]老师在课堂中,也给予了谈判心法,举了周杰伦的例子,分别从蔡依林,侯佩岑,到昆凌;
最后,周杰伦选择与昆凌结婚,很是生动形象的解释说明了,需求不到位,再好的价值也无用。
同样,对于我们长租公寓的房东,也是要找到房东的各种需求才行。
这样,通过我们的花式配合房东,解决房东的需求,让房东满意,方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否则,一见到房东,说自己如何如何厉害,一味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行不通的,反而适得其反。
朋友,就是可以一起说废话的那种
课堂中,老师启发式的问了一句,什么是朋友?
不一会儿,给出了答案:朋友,就是可以一起说废话的那种。
对于这个答案,以前听过,也认可,毕竟,回想自己的朋友,也就是可以一起有事没事,说说废话,吹吹牛啥的;
至于谈话内容的重要性或者是否有什么意义,无关紧要,那样,才能相处轻松,不累。
而相对这点,自己其实是有蛮多不足的,因为不太会闲聊,或者和别人说那么多废话,导致在交友方面,也是显得笨手笨脚,比较不容易达到轻松和谐的状态。
同样,承接上面如何了解房东需求,其实不说具体先与房东做朋友,而是要能从闲聊开启沟通模式;
进而,闲聊打开话匣,一方面与房东往普通朋友方面靠,甚至动手动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另一方面,通过闲聊,可以知晓房东的租房需求,界时,好满足其需求,体现自己的价值。
谈判最重要的是摸底,知晓对方的想和怕
面对长租公寓房东时的谈判,如果是仅仅就价格层面的你来我往,讨价还价,那应该是效果最差的一种形式;
谈判十分钟,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谈判前与谈判中,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尽可能摸清对方的底,知晓对方的想和怕;
要敢于开口谈高要求条件,万一实现了呢
课堂中,老师给我们做了个小谈判练习,就其中一块空地进行买卖,买方最高只要不超20万就行,卖方代理人只要不低于5万就好,高出部分一半是佣金;
对于手上的信息,很多人会限制于其中,比如,卖方代理不敢要高从,报个7-8万就不错了;
买方看到20万预算,不敢报低价,估计15-18万就已经便宜了;
然而真实的试验结果是,很多卖了近20万,很多也只卖了5-8万;
这其中,折射出了很多结果,比如,谈判几乎没有所谓的公与平,甚至就是不公平,肯定是一方占得另一方好处,只是多与少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敢于开口,比如双方手上的信息,某种程度要忘掉自己手上的信息,按自己的想法与意愿出筹码。
这里面,老师举了一个打麻将的例子,而开始学会打麻将的人,总是只盯着自己的牌;
而高手打牌是,一抓牌反而把牌扣住了,眼睛专门盯着外面的牌,看着外面出了哪些牌,想着别人需要什么牌,当自己抓到时,偏不出,扣住。
同比,低手谈判只会看自己的信息来谈,高手谈判会看或者预估别人信息来谈。
借此,延伸一下,老师说过一句话,最好的销售价格就是对方手里的预算价格,那样方是高手销售或者谈判;
记得自己刚上高中时,坐在最后一两排,基本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一段时间下来,很影响学习,后面便准备去配一副眼镜;
待走到店里后,初步验光后,那老板娘问,你计划配多少钱的眼镜呢?
那时候,出门配眼镜,兜里就装着120元,就傻不拉几的说配个120元就好;
然后呢,那老板娘随口又一说,这一款刚好120元,一下将我的兜儿掏尽。
其实,现在想想,我兜里有多少,估计那老板娘就会说多少,对于刚上高中的我来说,她简直就是销售高手,因为她通过提问知晓了我的全面信息。
开口报价小策略
在上谈判课前,一直脑海里有个固定思维,坚持先不开口报价,后面待听完老师分享后,说:
在知晓对方信息情况后,可以先按自己的策略报价;
在不知晓对方的全面信息时,让对方先报价。
日常小事不谈判,生活大事一定谈
虽然生活无处不谈判,然而如果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要一一谈判,那样未免太累太繁琐,也会显得斤斤计较,这时,老师又给出一个小策略:
日常小事不用谈判,比如买个水果、蔬菜啥的,就直接买就好,因为商家是多频次销售,大多不会太离谱;
而生活大事,比如买个家电家私,那一定要谈判,因为它们基本是一次性消费,很难有回头客,所以报价会离谱;
至此,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使用相反,日常小商小贩中,拼命的讨价还价;
而对于买房买车买家私,反而不会过于去讨价还价,亏大发了,太不应该了。
谈判的三重境界
谈判高手境界:通过语言,影响对方的预期,让对方朝着咱们所期望的方向靠拢;
谈判能手境界:满足对方的条件预期,达成合作;
谈判低手境界:自己的底线让对方摸到,让对方以满足自己的底限而达成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