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这部小说高中时读过,当时看了,没什么感觉,除了觉得小说俏皮得有些刻薄外。但随着阅历的增加,再重读这部小说,越来越感觉出这部小说的精彩来。一篇真正好的小说可能都是需要反复阅读的吧。
小说主要围绕方鸿渐来展开的,方鸿渐是个典型的小知识分子,在钱钟书的生活中,一定是遇到很多像方鸿渐这样的人,才促使他萌生了写这篇小说的想法。方从出场开始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但究其原因,其落魄无为是有其必然性的。
方起初的运气还是不错的,他不过出生在一个行将落魄的乡绅家庭,如不是依靠和富商女儿订婚,他根本没有出国留洋的机会,可能也就像他几个兄弟一样找个很普通的老婆虚度一生。但方没有一点的心机,还自视甚高,当机会来临时自然就不懂得抓住,也许是机会来的太容易,他才会如此不懂珍惜(他弟弟是没有他这样的运气,只能望洋兴叹了)。方如是个会钻营的人,一定不会和老丈人闹翻;方如是一个会钻营的人,一定不会错过苏小姐的垂青;方如是一个会钻营的人,一定会死皮赖脸缠住唐小姐;方如是个会钻营的人,一定会抓住韩学愈的把柄,在帮派斗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然而他都高傲地错过了。陆太太对方鸿渐的评价固然尖酸,但却是事实,“鸿渐本事不大,脾气却不小。”钱钟书没有继续写鸿渐去重庆的生活,但可以想想,方这种性格不改,到重庆也是会继续落魄下去的,赵辛楣作为朋友是很仗义的,但如方总是这么扶不起来,再好的朋友也会觉得很累的,所谓救急不救穷嘛,可以预料,方迟早会如柔嘉所说,被赵抛弃的。从这上面看,柔嘉比鸿渐精明得多。
方是个懦弱之人,在被高松年愚弄时,不懂得反抗,但方也是个善良的人,他不爱柔嘉,但他却在旅途中会细心照顾她,方也是个没有主见的人,结婚前被辛楣推着走,结婚后,被柔嘉推着走。他的悲剧在于他从未反思过自己,从未想过人生的路该如何走。他总是习惯性地随遇而安,可以想象,老丈人家如没和他闹翻,他就会一直呆下去;三闾大学如聘用他,他就会一定呆下去;报馆主任如不辞职,他也会一定呆下去。只有当他的环境让他无法再随遇而安下去,他才会错愕,才会慌不择路地想该怎么办。方不是没有机遇,他的性格造成了他的人生困境。
记于2017-3-26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