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飘香的季节又到了,微信朋友圈里全国各地各种背景的槐花在一张张精美的照片里以不同的姿态纷纷绽放,让大家共同沉浸在一个美好的槐花世界里。现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通信摄影技术的便利化,人们的闲情逸致和分享美好事物的热情也在不断爆棚,花开花谢、叶发叶落、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朋友圈已是一个几乎与大自然同步的虚拟世界了。在我工作生活的京城,我们的院子里,也有很多槐树,在这槐花盛开的季节,我也特别想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但不是槐花的美丽,而是由槐花勾起的那份浓浓的乡愁。
暮春时节,桃红柳绿之后,路旁一树树洁白的槐花又来增色添彩了。如果说红挑绿柳象春天里活泼可爱的小姑娘,那么一树树槐花就象披着白色婚纱的秀丽端庄的新娘子了。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香甜而又清新的气息,又把我带回到儿时那春来槐花满树的乡村,情不自禁地想起用槐花给孩子们做美食的母亲。
我出生在山东省的一个小乡村。小时候,我们的村子被一圈又高又厚的土墙围绕,东西南北各有四个寨门,外面紧邻土墙是一道又宽又深的水沟,就象电影里的城墙和护城河一样。记得听大人说过,围墙好像是用来预防淄河洪水泛滥的,但我总觉得应该是用来保护村子安全的。不过从我记事起,村庄就从未遭遇过洪水,也从未遭受过外来入侵,因此,围墙也就从未发挥过作用,它唯一的用途就是为我们这些淘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玩耍的乐园。可能是为了增强防护的目的,那道厚厚的土墙上栽满了高高的槐树和浓密的枣树、荆棘等各种各样带刺的树木。树丛里生活着很多麻雀和一些叫不上名子的羽毛很漂亮叫声很好听的鸟儿,听说里面还有蛇、刺猬等动物,就像鲁迅文章里描写的百草园,感觉清幽又神秘,对我们充满了诱惑。我们喜欢爬到土墙的树丛里去探险,用弹弓猎鸟儿,玩各种男孩子们的游戏。尤其是在春末槐花盛开的季节,那道高高的土墙更是对我们充满了无穷的吸引力。我常常和小伙伴们到围墙上摘槐花吃,爬到高高的槐树上挑选几技上好的掰下来,坐在树下一穗一穗地撸着花瓣往嘴里塞,一边大嚼着大自然恩赐的美味,一边欣赏围墙外的美景。远处是被田陌道路和杨树柳树间隔成方形的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近处是倒映着岸边绿柳和蓝天白云的清澈的护村沟,嘴里胃里鼻里肺里都满满的充盈着槐花的香甜,混合着树间的鸟鸣和水里的蛙唱,构成了儿时对这个时节的一种特别美妙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如此的深入骨髓,以致于长大后每闻到槐花的香味,此情此景就会重现在我的脑海里,而一闭上眼睛,便似乎又回到了儿时那美丽的村庄。
每次看到槐花,让我常常想起的另一样东西是母亲做的蒸槐花巴拉子(一种家乡美食,查了一下百度还真有这个词,做法是将槐花和面粉加适量水和盐搅拌成面疙瘩,放到锅里蒸熟食用)。记得小时候家里孩子多、日子穷,面粉不太够吃,但我们却很少挨饿,因为我们有一个心灵手巧的母亲,她总是能利用大自然里丰富多彩的野生食材给孩子们做出各种各样的食物,比如榆树皮粉或榆钱加玉米粉做的窝头,青青菜(又名小蓟)或苦菜加豆桨做的菜豆腐,马齿菜做的馅饼等等,美味而又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保健药用价值呢。但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母亲做的槐花巴拉子,因为它蒸熟后仍保留着槐花的香甜味,总是让人垂涎欲滴。每年槐花盛开的时候,我便常常爬到高高的槐树上把最好的槐花摘回家,让母亲做我们爱吃的蒸巴拉子,因此,槐花巴拉子的清香也成了我对这个季节的一种特有的印象。现在,槐花盛开时,我也会摘一些回家,妻子用它做槐花鸡蛋饼、槐花鸡蛋羹、槐花炒鸡蛋等美食,然而蒸槐花巴拉子却是不会做的,那种独特的滋味,大概是只有母亲才能做得出了。
世易时移,家乡的围墙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农村建设中被平为宅基地了,母亲也已离开我们七年了,过去曾经拥有的许多东西正离我们渐行渐远。然而,每到春夏之交,槐花盛开依旧,花香甜美依旧,那份乡愁和母爱不但丝毫未减,反而随着岁月渐老而愈浓愈烈了。
(写作于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