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隔离前,习惯了每个周末进城,去大型仓储式超市和亚洲超市一次,采购接下来一周的食材和日用品。
全国隔离后,不但决定拉长去超市采购的时间,也不会再进城了。所以,前天(周六)和昨天(周日)都没有外出。
今天早饭后,拿着昨晚就写好的采购清单,和我家农夫一起去小镇的超市New World采购。
原以为来得够早(还不到上午九点),结果远远地就看到New World外面已经排起了等候的人群。
我家农夫很自觉地选择在车上等候,因为每家只能有一个人进去超市。
农妇带着一次性口罩和手套,去停车场推了最后一台购物手推车,排在了等候的队伍中。
感谢我家农夫的细心,还提醒我要带着雨伞(后来还真用上了)。
排在我前面,大概有二十多个人,前后都保持大约两米的距离。
有四位警察在超市外执勤,还有一位工作人员远远地询问和记录每一个人的名字和联系电话。
大约过了十分钟吧,有人来邀请七十岁以上的顾客先进超市。然后,其他人依序进入超市。
一进超市,才发现:原来超市里面并没有人在维持距离,很多人为了赶快拿到自己需要的食物,都是不顾维持距离,走过去拿了就走。
无论是亚洲面孔的顾客,还是当地人的面孔,都有戴着医疗口罩和N95样式的口罩的。
有一位看似毛利人面孔的大叔没有口罩,就用运动头巾围住口鼻。还看到,有一位壮硕的中年男子,虽然没有戴口罩,但是手上戴着一副蓝色医疗手套。
看到有一些老年人,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没有口罩没有手套,但是面容还是很淡定的。
不知为何,看到这些老年人的那一刻,我心里满难过的!
超市内的一部分货架是空的,像是面粉区和酸奶DIY材料区。不过,很特别的是:
其他牌子的面粉都被买光了,唯有一个叫做Pams的面粉牌子,无论是高筋粉还是低筋粉,都稳如泰山地堆在那里,没有人去拿。
看来:疫情期間,也是对各种商品最好的鉴别时间呢。
像这种,在疫情期間都没有人购买的产品,也不知道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说了这么多,现在要回到我的采买上了:
无论是限购还是不限购的商品,我都是只拿取了适量的。既要留一些给别人,也好减少在超市内逗留的时间。
结账的时候,需要在超市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按照地上已标注好的距离排队。
只有在前面一个顾客结账离开后,下一个顾客才能把购物车上的东西拿到柜台上。
而且,收银员只负责刷价钱,不再有专人帮忙把东西放进购物袋,需要自己一一放进手推车里。
这难免也会造成一个现象:顾客在忙着拿东西到手推车时,是没有办法确认收银员有没有无意错刷商品数量和价格的。
结账之后,推着手推车走出超市要去对面的停车场时,发现外面正下着雨。
农妇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推着轮子不太听话的手推车,眼睛的余光还看到超市外执勤的四个警察,正百无聊赖地在聊天呢(毕竟,新西兰的居民都很友善,不会为了抢一包卫生纸而大打出手的)。
回到停车场,发现我家车子旁边的一辆车上,一位中年男子正在车上刷着手机吃东西。
装好东西回家途中,我家农夫说根据他在车上的观察:三分之二进超市的人都是女人,男人大多是选择留在车上。
看来,男人和女人都很不容易哈!
女人担心的是:男人花了时间花了钱,还冒着危险却买错了东西;男人担心的却是:买错了东西,会被老婆碎碎念啊。
(时间和安全关系,没有在超市内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