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出家人,经常会被问到因果方面的问题,“师父,我这么做会有什么果报?”“师父,如果我不如何如何,会有什么样的果报?”
每当被问及这类问题,我都很挠头。因果之理甚深,凡夫没有五眼六通,般若智慧,根本无法洞悉幽微。不过一个大的原则肯定是不变的,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虚有虚报,实有实报,实能破虚。
因果,全称因缘果报。意即内因,通过外界增上缘的加强作用,成为一个放大加强版的东东,称之为果报。
也就是说,果报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内因,还有外缘的强弱。譬如播种,如果风调雨顺,那么产量就高;如果洪涝灾害,就会造成减产。又如杠杆,施力端相当于因,以杠杆为缘放大出去,受力端即为果报。此果报大小,取决于增上缘的大小,也就是杠杆的长度。又如玻璃杯落地,玻璃杯为内因,下落高度为外缘,如果高度很小,则不会摔破;如果高度足够大,那么破碎程度也会有相应的不同。
所以,仅仅提出一个业因,不知外缘,询问未来的果报,是说不准的。而且,实际操作中,外缘众多,有的是助缘,也有的是障缘。如果遇到助缘,当然是会增强业因之力;如果是障缘,则会削弱甚至消除业力。
还是说杠杆原理,二力的比例可以是放大关系,也可以是同等关系,也可以是缩小关系。又如玻璃杯从高处掉落,如果中途被手接住了,即遇到手这个障缘,则其果报即完好无损。
众生起心动念皆成业因,凡夫大都是善者少,恶者多。业因经过一段时间发酵,越长越大,待其果实显现时,已经不可收拾,只能如待宰羔羊,乖乖就范,悔之晚矣。
若能在造业当下,即发露忏悔,如将土地里的种子挖出来暴露在阳光下,则会大大削弱其生命力,未来果报相对来讲也会微乎其微。
然而,客观方面境细心粗,主观方面颠倒众生愚痴无智,自不能察,甚至自我感觉良好。尚不知过,如何悔过?所以,一般人忏悔说我真不该如何如何。这话有一定道理,不过业力袭来时,半点不由人,除非有足够强大的心力住持力,否则即使当时不发生,过后也会发生。如出车祸者,明明踩了急刹车,然而惯性强大,车子还是继续向前猛冲,才酿成事端。此时忏悔说“我真不该不把车刹住”,不是你不刹住,是你刹不住,因为此时已经是结果的时候了,你已经控制不了了。要忏悔应该从因上“我真不该超速”来下手,可是已然成了马后炮。
又如在室外放了个盆子,过了几天一下雨,盆子里装满了水,生了很多小虫。说“我真不该让雨下进去”,你还能管得了雨不成?忏悔应该是当初不应该放个盆子在那。此盆即喻我执,雨水即喻外缘,生虫即喻果报。若无我,则断其因,终无果报。
故忏悔如果仅仅停留在果上,那么就像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像割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亦如扬汤止沸。应当深入罪恶迷蒙的根源,连根拔起,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灭。当然,这需要般若正智,凡夫难以企及。
放弃自我,归命阿弥陀佛,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即是如实修行奢摩他,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又,彼安乐土,过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国,自然止身口意恶;同时,阿弥陀如来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求声闻、辟支佛心。是故念念称名真忏悔。
又,《涅槃经》言:“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较量。”龙树菩萨言:“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善导大师云“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故,欲种善因求善果者,归命阿弥陀佛,常念阿弥陀佛,是最佳选择,未来果报不可思议,当坐道场,生诸佛家。